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急需提高國際金融話語權

http://www.CRNTT.com   2015-08-29 07:15:53  


 
  人民幣新匯改離SDR又近一步,並非需要貶值促出口

  文章稱,關於人民幣匯改,央行此舉主要是對IMF早前《Review of the method of the valuation of the SDR-initialconsiderations》即IMF對SDR的評估報告而做出的回應。在7月中旬的這份IMF報告中,IMF對人民幣五年來國際使用與地位的提升給予充分肯定,認為今年11月人民幣納入SDR籃子可能性較大。考慮到一些操作性問題,包括匯率與利率是否市場化,人民幣對衝工具的可得性等,報告建議貨幣籃子生效時間推遲9個月,以通過增加過渡期幫助各方降低成本與風險,減少人民幣加入SDR籃子的阻力。正是基於此,人民銀行做出回應,加快匯率改革步伐,實則是在為年底SDR評估保駕護航。

  然而,國際金融界和市場卻將其解讀為中國開啟了全球競爭性貶值的貨幣戰爭。但實際上,正如李克強總理指出的,目前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

  基本面方面,雖然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較大壓力,上半年經濟回落至7%,但在全球範圍內仍處於較高水平,且當前中國就業市場穩定,消費也未受到股災的影響大幅下滑,經濟增長韌勁猶在。同時,中國經常項目仍然保持高額順差,1-7月貿易順差高達3052億美元,單月屢創新高。

  同時,儘管短期內中國出口負增長,卻與全球需求普遍疲軟有關,從全球份額來看,中國出口占比仍然是提升的。例如,7月IMF的SDR評估報告中指出,近五年來,中國是當前商品與服務出口全球排名前五名中,唯一一個全球份額占比上升的國家,且與美國與歐盟的差距在大幅縮小。數據顯示,中國2010-2014年位列全球第三,占比從2005-2009年的8.1%上升至11%,是與之相對,第一、二名,歐盟與美國占比分別從19.8%、14.2%下降到18.2%,13.6%,英國占比從7.2%下降至4.9%,份額從第四下滑至第五,而日本從5.7%下降到5%,排名被動從第五名上升至第四名。

  從這個角度而言,人民幣持續貶值對中國弊大於利。畢竟在當前全球需求仍然疲軟的情況下,人民幣如果貶值不超過10%以上,很難對出口有太大提振,而一旦人民幣大幅貶值,將引發大量的資金外逃,而且引發其它新興市場貨幣大幅貶值,真正導致貨幣競爭性貶值,加劇市場恐慌,這是中國決策層不願意看到的。

  有一些學者建議搞一次性貶值10%或更多,以打消貶值預期。但問題是,中國一次性貶值後,其它國家相繼貶值10%,20%甚至30%,中國如何應對?跟著貶?這樣人民幣貶值預期更大。不跟著貶?則第一次貶值的效果適得其反。

  其實,中國決策層的態度從匯改後中國央行召開記者招待會,到後來李克強總理公開表態人民幣在合理區間,都反應了人民幣不會大幅貶值的信息。結合近一段時間,央行動用外儲防止人民幣貶值,也從行動上說明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是決策層意圖。

  如何消除誤解,打造國家金融話語權

  文章指出,美元上漲與美國加息是全球金融動蕩的源頭並非難以理解,但此次中國遭到廣泛誤解,出乎意料,卻也值得反思。這顯示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即儘管中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彼時中國主導亞投行也得到了不少國家的強烈反響,特別是一些老牌歐洲金融強國的倒戈,贏得了金融外交的一次難得的勝利。但在引導全球金融話語權方面,中國仍然十分薄弱,未來進一步打造國家軟實力仍然任重而道遠。

  至少如下幾點是中國目前需要積極爭取與改變的:

  一是切勿動搖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與方向。當前金融動蕩引發國內對金融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的質疑,但本質上來講,上述亂象的出現恰恰是以美元為主的全球貨幣體系困境的體現。同時,考慮到中國3.7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安全、全球貿易投資便利化,服務業與國內需求轉型與配合“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等因素,人民幣國際化是大勢所趨,不應有所反覆。

  二是打造本土有影響力的金融智庫。正如筆者上文所言,對於人民幣匯改,海內外的研究工作者其實是有共識的,例如,IMF在匯改不久便表態,認為這是令人歡迎的一步,是允許市場力量在決定匯率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但如今誤解的產生,國際主流媒體的集體討伐,出乎意料,也凸顯了國內理性聲音無法及時向外傳遞的窘境,打造國際化、有影響力的智庫是打造國家軟實力的努力方向。

  三是加大政策透明性。海外投資者提出,他們無法理解中國政府在於中國決策層經常“零敲碎打地公開信息”,突如其來的人民幣貶值讓投資者不知所措。投資者困擾是決策層應該重視的,這凸顯了長期以來國內決策層對政策的海外影響考慮不足。

  實際上,參考美聯儲危機後經驗,做好前瞻性指引,增加公共溝通已經被視作非傳統的政策工具。不僅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其任職期間反覆強調公共溝通的重要性,認為良好的溝通可以讓家庭和企業更好地理解美聯儲決策以及其未來變化的邏輯,有助於提高貨幣政策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時任美聯儲主席耶倫更曾在一次演講中用“革命”一詞來形容中央銀行溝通在當下的廣泛應用。因此,若要增加中國金融話語權,加大與市場溝通無疑是中國決策者需要特別關注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