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關注:中國導彈技術 拒敵於國門之外

http://www.CRNTT.com   2015-10-02 00:14:51  


 
  國家之間的戰爭是綜合實力的戰爭。當年阿根廷和英國發生“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英國萬里奔襲,靠的是自己的經濟實力。阿根廷雖然從法國買回先進的導彈,但是數量有限。當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的時候,阿根廷已經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的導彈戰爭,面對遠道而來的英國軍艦,阿根廷軍隊束手無策。這個教訓充分說明,一個國家擁有先進的技術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把先進技術轉化為大規模高質量的武器,那麼,在戰爭中仍然會處於下風。掌握了先進液氧煤油燃料生產技術之後,中國應當將技術進一步優化,並在此基礎上改進中國的導彈發射工藝。中國掌握了分導發射技術之後,應當盡可能地將核武器小型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躍躍欲試的霸權國家不敢輕舉妄動。

  中國不會發動戰爭,但是,中國決不會允許其他國家對中國實施軍事恐嚇或者武力威脅。對於中國軍隊而言,掌握非對稱的武器,拒敵千里之外,應當是中國未來軍事戰略的核心內容。中國不會利用自己國土縱深,進行長期的戰爭。中國主要經濟城市都在沿海地區,如果侵略者進入中國的腹地,那麼,即使中國不會滅亡,中國也會元氣大傷。所以,中國的國防戰略部門應當深入考慮如何在專屬經濟區之外,與來犯之敵進行戰略決鬥。決不能讓侵略者染指中國的領海,更不能讓侵略者進入中國的腹地,從而改變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

  中國軍事變革以中國武器變革為前提,而中國的武器技術變革又以中國整體實力為基礎。現在中國已經掌握了導彈先進技術,已經有足夠的能力致力於武器的小型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沒有必要製造更多的傳統的軍事武器,當然更有必要效仿美國,製造更多的航空母艦。中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在於,如何在聚精會神發展經濟的前提下,以有限的國防投入形成強大的威懾力量,從而盡可能地減少對中國的軍事威脅。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選擇,當然也是一個必須作出的選擇。

  中國現在發展導彈技術,沒有巨大的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現在美國擁有十個航空母艦群,維持航空母艦的運轉,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現在美國已經苦不堪言。如果中國步其後塵,大力發展航空母艦,那麼,最終有可能會導致中國的軍費開支浪費在不必要的地方,有可能會導致中國出現巨大的機會成本。中國應當吸取美國的教訓,應當堅持發展中國的火箭技術,並在此基礎上致力於導彈的輕型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在未來的軍事發展領域獨占鰲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