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帶一路”區域新合作的構建

http://www.CRNTT.com   2015-10-21 07:23:01  


 
  借助“一帶一路”深化中歐合作

  文章提出,“一帶一路”不僅要適應亞洲發展的多樣性,其地緣延伸和合作模式的選擇,還應超越區域範圍且更具開放性。將東南亞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優先方向,將中國與東盟的貿易自由化和深度一體化作為重點發展領域,並不意味著放棄與其他沿線國家進一步深化合作。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不排除將“一帶一路”議題也納入到中歐、中非合作框架的可能性。將歐洲作為海陸絲綢之路的交匯點,將非洲作為海陸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本身就是“一帶一路”戰略開放、多元特征的體現。

  中國和歐盟是世界上兩大重要的經濟體,二者合計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1/3;中歐經貿關係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經貿關係之一。歐盟已然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市場;中國則是歐盟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貿易夥伴。另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13年底,歐盟對中國累計投資超過900億美元,是中國第四大實際投資來源地;中國對歐盟累計直接投資超350億美元,約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7.0%。雙向貿易和投資成為促進中歐各自經濟發展和創新的主要動力。目前,中歐雙方正在商簽雙邊投資協定,也在探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性,旨在為中歐經貿關係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為中歐貿易和投資的可持續增長提供制度性保障。以此為基礎,未來中歐雙方完全可以把構建“一帶一路”與中歐合作相結合,最大程度地發揮中國對外開放戰略與歐盟一體化戰略、“歐洲2020戰略”的對接效應。

  加強融資合作保障區域基礎設施建設

  文章認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的基本前提,而融資合作則是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的必由之路。亞洲開發銀行、雙邊優惠貸款或援助等單一的融資渠道和有限的融資額度,很難滿足亞洲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一體化的要求。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亞洲在能源、電信與交通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需求將達到8萬億美元,年均7500億美元。基於區域基礎設施的公共產品屬性,亞洲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的融資約束,決定了推進融資合作將是亞洲基礎設施一體化的必由之路。同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互聯互通,也離不開廣泛的區域協調、穩定的區域金融市場和有效的融資措施以及公私部門的密切合作。

  歐盟和北美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的經驗表明,僅靠公共部門不足以彌補跨境基礎設施的資金缺口。中國有必要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和“絲路基金”為平台,以提高區域經濟聯通的全面性和超越地理局限性為目標,通過拓展基礎設施融資渠道、加強區域財政金融合作、降低貿易壁壘、推進貨幣互換和本幣結算、促進人文交往等措施,在優先解決本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瓶頸問題的同時,抓住關鍵通道、關鍵節點和重點工程,加快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新格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