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專譯:核安全峰會應聚焦核保障協議

http://www.CRNTT.com   2016-03-28 00:05:38  


(來源:國家利益)
 
  除此之外,信息的高速傳播也要求我們必須推行控制核原料的國際標準。隨著數字化的進程,很多武器的製作技術已經廣為擴散,有的甚至不受專利限制可以在網絡上下載到。因此,無論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政府領導人還是一個非國家主體,只要他希望獲得核打擊能力,他總會發現這個目標已經越來越容易達成──朝鮮就是最好的例子。關注核保障協議標誌著我們應對威脅思維的轉變:從“控制”軍備到擰緊核原料的蓋子。核保障協議堵死了核威脅的另一條通道。

  最後,核安全峰會及其在控制可軍用核原料方面的努力,也為在網絡安全領域建立國際規範提供了樣板。眾所周知,網絡攻擊也是跨越國界的,攻擊者既可能受到政府資助,也可能是非國家主體。倘若參加核安全峰會的諸多政治精英都能支持國際核保障協議的標準,不僅會上達成的協議有望以非約束性承諾的形式履行,更將為國際社會處理網絡安全和其他複雜的國際問題樹立榜樣。

  軍控的目的從來都是,至少部分是,保障國家安全和減少不確定因素。無論威脅的形態如何改變,我們都能夠並且應該堅持這個目標,同時對當前手段是否依然行之有效保持時刻警惕。隨著技術手段在全球的滲透越來越廣泛,我們必須假設製造武器的可能性業已存在,把安全之網編織得越來越密。強調核保障協議的重要性,標誌著安全防控的重點從控制武器本身轉向了控制武器製造的原材料方面。

  眾所周知,相較於非國家主體使用核原料作惡,由主權國家發起熱核戰爭的可能性已經相當低了。在很多方面,核保障協議就是軍控領域的未來。當安全威脅的形態發生變化,我們的安全制度也應隨之改變。在此意義上,我們應該把即將到來的核安全峰會視作軍控道路上的重要一步。這些成果有助於在峰會之外繼續保持各國政府的支持,從而最終邁向一個健康、透明、有活力的管理體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