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于強答中評:蔡與路透社過招的玄機

http://www.CRNTT.com   2017-05-06 00:16:48  


 
   接受路透專訪 蔡英文是什麼盤算?

   于強對中評社說,一般政治人物接受媒體訪問,其目的無非是三個:傳遞信息、表達態度、施加壓力。

   “施加壓力,以今天台灣對美關係的現狀,台灣肯定不會。”于強說。

   "傳遞信息也不可能,一般只有在溝通渠道中斷的情況下,才會選擇透過媒體放話來進行溝通,比如今天的美國和朝鮮。"

   “目前台灣和美國的溝通的管道是非常暢通的,而且蔡英文接受專訪的第二天就要會見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所以她不需要通過路透社向特朗普表態。”

   于強認為,蔡英文接受專訪的目的只剩下一個,就是“表達態度”,"表態給誰看呢?給台灣民眾看。”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蔡英文就職一周年了,蔡英文肯定希望自己就職一周年的民調不要太難看。所以這個時候做這樣的表示,是希望提醒台灣民眾說,過去她在和美國的關係上,還是取得了一些進展的。所以這次專訪中,蔡英文反覆多次談到了特朗普和她的那通電話,並且說那代表一種‘新的可能性’。” 

   于強對中評社表示,過去美國一直在兩岸關係上玩平衡,給予大陸一些承諾之後,往往會給台灣一些所謂的“補償”。“1979年中美建交後,美國通過了《與台灣關係法》。1982年中美簽訂《八一七公報》,同時美方又對台灣做出所謂的‘六項保證’。

   "這個月中美元首莊園會晤之後打了兩通電話,會讓蔡英文誤以為美國會像過去一樣,在中美熱絡互動的同時給台灣一些“補償”,而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4月25日明確表態支持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讓蔡英文堅信這種補償很快就會到來。"于強说,因此蔡英文在與路透社的專訪中大談特談了她與特朗普去年底的那通電話,並說這通電話代表一種“新的可能性”,在她看來,作為美國對台灣“補償”的一個部分,美國這個時候不會明確公開的表示反對。

   于強說,但是蔡英文的團隊沒想到,特朗普是一個從來都不是按照常理出牌的人。而且,執政之後的特朗普,已經和去年和蔡英文打電話時候的特朗普大不一樣。在當前一個迫切需要中國合作的情況下,特朗普選擇明確而快速的拒絕了蔡英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