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義虎:我與中評20年 初心與願景

http://www.CRNTT.com   2018-06-26 00:15:21  


 
  二、四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回首這“20年”,有很多足以讓人流連、感慨和勿忘的事情,但擷取其中的若干浪花,可以給“中評”的歷史添上珍貴的記憶鏈接。這裡值得提起的記憶鏈接,在1996年、1998年、2005年及2012年4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1996年10月,在偉峰兄的運作下,中國新聞社和台灣《世界論壇報》在香港共同主辦了首屆“中國統一論壇”研討會。按今天辦會的規模和“盛況”來看,論壇並不算很大,大陸與會的有10名學者,台灣有8位,香港本地1位,加上時任國台辦新聞局局長張銘清、中新社社長郭瑞、副社長周秉德、台灣《世界論壇報》創辦人段宏俊、董事長陳白淮等,也就30多人。但這個論壇“空前絕後”,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在舉辦了這個“首屆”之後,因為兩岸關係的大背景,也由於偉峰、建閩兩兄的工作事業變動,而沒有再辦下去。不過,兩兄的事業重心不久便轉到了創辦《中國評論》上來,“首屆”論壇的人脈資源、研究資源和情感資源,都接續到一本在兩岸四地迅速受到矚目的《中國評論》上。“空前絕後”帶來了“繼往開來”,它成為了架接海峽兩邊的一座橋梁。

  記得在1998年的一天,偉峰兄打來電話,是為《中國評論》創刊號向我約稿。我們聊起用新的研究方式面對兩岸關係的心得,更寄望於為兩岸關係提供一個重要的研究園地。偉峰兄談起他創辦《中國評論》的構想和規劃,其中談到他希望為兩岸學術界搭起一座溝通對話的橋梁:這本雜誌並不單獨是大陸方面的,她是兩岸的、中國的、大中華的。在這方面,《中國評論》沒有辜負兩岸、港澳和海內外讀者大眾的期待,她確實成為了“兩岸共同媒體”——連戰先生就是用這幾個字為《中國評論》親筆題詞。“兩岸共同媒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共構性,不是屬於兩岸哪一方,而是屬於兩岸雙方。《中國評論》為此形成了資源共享、平台共用、媒體共建的特點,在以後的十幾年間,特別是發展到中評社時,在北京、香港、台北分別成立新聞媒體,共用中評社及中評網的名義與平台,在編輯部協調下,分工合作約稿編輯、採編新聞。無論是文章內容的重要性,還是編輯風格,抑或是人員分工合作,都體現著這個新型媒體的共構性。這種共構性一直延續下來,頗有心靈契合、共同構建“兩岸共同體”的蘊涵。今天回想起來,偉峰兄那次跟我的通話,頗能代表中評人做“兩岸共同媒體”的初心。

  2005年是中評社發展歷程中更加重要的年份。這一年5月,中國評論通訊社也就是大家今天都非常熟悉的中評社成立了。6月3日,第一篇稿件向海內外順利發出,開啟“中評”新的路程。中評社註冊地點在香港,但卻是大中華地區第一家數字化網絡通訊社,不僅在香港、台灣、北京,而且在華盛頓、洛杉磯、首爾等地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新聞採編網絡,形成“小全球”的布局。中評社的稿件以及時、快捷、準確為特點,24小時滾動播發最新的新聞,發稿數量僅次於新華社及中央社。其新聞報道以深度分析為特長,在兩岸新聞方面顯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相關評論、述評和重要文章常常能影響兩岸學界及民眾的看法。而中評社主辦的中評網,已經成為兩岸四地、華人社會乃至國際間關注中國、關注兩岸,獲取相關資訊的基本工具。大約每個研究兩岸問題的學者、學生,每天早上都會打開中評網,以抓取兩岸最新的信息,掌握最近的動態;每個雖不研究兩岸問題但卻熱心兩岸事務的人,也會對中評網產生某種依賴感,只要你看過一次以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