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台民意結構性變化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9-10-12 00:03:41  


  中評社香港10月12日電/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星博士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0月號發表專文《試析台灣民意的結構性變化及其影響》,作者認為:自2016年以來,台灣民意結構出現了若干結構性變化。這些變化涉及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島內治理績效、政黨認同等各個方面的認知,綜合反映了近期台灣社會對政治系統及其運作過程的反思。從各種跡象來看,台灣民眾已經開始從悲情意識與政治激情中走出來,對社會治理績效的關注度日益升高。影響所及,台灣島內政治生態正在接近結構性變化的臨界點,新的政治結構生態正在民意結構的漸變過程中被重新塑造。文章內容如下:

  一、悲情意識退場為政治理性回歸打開空間

  悲情意識在台灣的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一直是民進黨等政治勢力進行政治動員的有力工具。自1990年代以來,民進黨依靠悲情動員,不斷擴大自己的政治版圖。民進黨利用台灣社會廣泛存在的悲情情結,既將自己打造成政治壓迫的“受害者”,同時又將自己塑造成為“反威權”的代言人,泛綠勢力進而在這個基礎上建構並強化了所謂國民黨“原罪”的觀念,佔據了意識形態的道德高地。揆諸台灣1970到2000年前後的政治發展史,利用悲情意識進行動員一直是民進黨開拓政治版圖的重要手段。

  悲情意識的核心結構是民進黨等反對勢力長期建構起來的敵對性動員結構。簡單來說,黨外勢力及後來的民進黨長期建構反國民黨話語,其極端形式就是“仇恨意識”的建構。所謂“敵對動員”,也就是建立在敵對訴求下的政治動員。民進黨長期以來一直在“仇恨國民黨”的建構下進行政治動員,一到選舉就會利用這種敵對結構攻擊國民黨,而且這種做法被黨內諸多政治人物認為行之有效。我們經常看到台灣政壇上政黨惡鬥不已,根源就在於這種敵對動員結構。悲情意識依附於這種敵對動員結構,並在情感上強化了這種結構的政治動員效果,是泛綠陣營動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