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社評:美國選舉紛爭是台灣的機會之窗

http://www.CRNTT.com   2020-11-07 00:01:06  


  中評社台北11月7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習馬會五周年兩岸都舉辦研討會,5年前和現今形勢如天壤之別,令人不勝唏噓。但5年之後的現在,兩岸陷入冰點時出現的美國總統大選也帶來了改變的契機。當美國操作台灣抗中的形勢發生變化,未來的三邊關係也會隨之改變,民進黨若沒能在這混沌不明時,抓住機遇搶先出牌讓兩岸降溫,等美中關係完成盤整,台灣又要再落入被動!

  美國大選開票陷入膠著,得票落後的特朗普祭出遍地烽火的法律戰,總統當選人能否在明年1月20日就職尚有許多變數。未來可能的三個情況,一,拜登當選順利就職;二,特朗普連任成功順利就職;三,若因選舉訴訟導致無人可就職,屆時將由眾議院議長擔任“代理總統”。以上三個情況不論是哪一個,美國先前如火如荼對中國的圍堵勢必會先緩下來,尤其勝算最大的拜登若當選,完成政權轉移上任後國事如麻,首要之務必是抗疫,先把目前每日高達10萬人確診新冠肺炎的局面壓下來,讓經濟活動早日恢復,以此百日定江山。

  拜登當選未必就不再抗中,但做法必不同於特朗普,也非第一要務,不論如何都是內政優先。

  兩岸關係目前的緊繃主要受到美中衝突牽動,特朗普政府為圍堵中國無限上綱的把台灣當成抗中棋子。未來即使美中關係稍緩後,美國也不會放掉台灣,台灣如果沒有自己的主體性就還是一枚棋子,被美國在棋盤上挪來挪去,美中關係若好轉就把台灣擱在一邊。很難指望美國新政府會比照特朗普的第一任期末那樣密集軍售和派高階官員訪台。更何況目前美台關係雖“感覺”很好,但台灣爭取的經貿協議FTA,BTA,以及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等等,美國任何一項都沒承諾。對特朗普充滿期待的民進黨支持者才會對拜登領先感到高度憂慮,急到去灌爆美國在台協會(AIT)臉書。

  接下來美中緩和後,台灣會出現兩個選項,第一是主動改善兩岸關係,第二是被動接受在美中關係牽動下兩岸降溫。前者,若蔡政府主動創造與大陸對話條件,目前的兩岸互不往來、軍機繞台、武統危機很快就解除。若是第二種狀況,當美國新政府降低在南海、東海的軍事活動,放緩科技戰、貿易戰,也不再動不動拿台灣挑釁北京,大陸在這區域的軍事活動強度或也會跟著降低,讓台灣可喘口氣。但後者,如果台灣還是繼續走抗中路線,小動作不斷,或也可能重演陳水扁(2000-2008)任內台灣變成“麻煩製造者”的局面。

  台灣如果沒有自己解決兩岸問題,未來不論是做美國棋子還是“麻煩製造者”,都是送給美國的台灣牌。

  但現今情勢已與當年民進黨首次執政時大不相同,大陸當時的國力、軍力遠非現在可比,內部要求統一的民意也沒有現在這麼高,現在的大陸不會放任台灣往獨立方向衝。此外,當時扁政府推公投新憲一度鬧得很兇,都是靠美國在壓制,現在情勢大不同,美國不論誰執政“修昔底德陷阱”都還是在,美國對中國崛起有戒心的大格局不會改變,除非台灣真的踩紅線危及到美國利益,華府未必會像過去那樣幫北京壓台灣。而現在如果台灣衝撞紅線,美國不幫忙,大陸要處理就自己出手,就像最近的高漲的武統氛圍。

  美國最近賣給台灣的軍火不少是攻擊性武器,有外媒報導指美軍售目的是讓台灣像刺蝟,特朗普任內9次軍售也把台灣推向險境。美國已通過的軍售不致因政權轉移而改變,在台灣變成刺蝟或豪豬的過程,不論美國誰執政,美中關係如何,除非兩岸已透過對話走向和平,台灣手上握有的這些美國攻擊性武器都會讓台灣曝露在高風險之中。

  美國大選開票糾紛看來還要糾纏很長一段時間,美中關係趨緩應是未來的主旋律,台灣手上有主動和被動兩個選項,若要主動出擊緩和兩岸關係,在美國選舉訴訟這段時間更是絕佳時機。等於是在牌桌上搶先叫牌,這會改變新任美國總統的亞太政策,整個美中台關係和亞洲格局,也是翻轉台灣命運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