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怎麼看習近平外交之旅? | |
http://www.CRNTT.com 2012-02-18 09:38:14 |
顯然,安外治內將是未來幾年中國內政外交的一個戰略性選擇和可行性路徑。中共在過去的幾年裡以內部維穩為工作重心,雖然提出改革頂層設計並制定出以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為核心的“十二五”規劃,但迄今進一步改革的動靜不大,以致於海內外對中國改革的未來抱有諸多疑慮。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與權力即將交接有關,暫時的沉寂並不意味著改革問題拖而不決。可以樂觀預測,中共十八大之後,中國改革將再次出發。 習近平在2011年12月23日出席泰國華人華僑各界舉行的歡迎晚宴上指出,未來十年,中國將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改革開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個治理方向與國際經濟環境的變遷和中國國內面臨的問題息息相關。 總體上說,中國改革滯後於開放是個不爭的事實。自鄧小平在1992年年初發表南巡講話以後,中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與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高歌猛進的勢頭相契合,自由的國際投資、貿易和金融體系為中國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中國以出口驅動增長的經濟模式蒸蒸日上,其後20來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但同時,對外開放的有利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改革動力不足,中國享受開放的紅利大於改革。 如今,金融危機之後的世界經濟不容樂觀。歐盟深陷債務危機泥潭,美國為經濟衰退所苦。對中國而言,不但要面臨世界市場需求萎縮帶來的挑戰,還要面臨在貿易、投資和匯率等領域日益增多的糾紛。世界經濟結構性調整所帶來的環境變化,對中國而言,意味著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已然沒有退路。 在本質上,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是一場重大的改革。或者說,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的實現有賴於新一輪強有力的改革推動。與這個宏大問題相關的,還有懲治腐敗、改良社會風氣、增加政治透明度、健全社會保障等等。因此,國內問題的治理與改革將成為中國政府未來工作的重心所在。 未來中國外交須求穩 國內治理與改革的展開需要國際環境和外交關係的穩定。客觀上說,雖然提出“核心利益”說,但中國外交在總體上力求維持現狀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在未來的幾年裡,中國外交仍需穩健。 不穩健或激進的外交會對中國產生巨大衝擊:一方面外交大局的變動勢必要吸引大量資源應對,從而分散國內所需;另一方面,易引發偏狹的民族主義情緒。特別是當前在對社會公正的渴求和對貧富兩極分化的憎惡中,中國已經出現了民粹主義苗頭。一旦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結合,中國將被拖入一條前景難以預測的路徑。中國必須防止這種局面的出現。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