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蔣介石到台灣後對失去大陸如何檢討

http://www.CRNTT.com   2012-08-05 09:16:29  


 
  蔣介石談到對俄複交時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莫斯科為了阻止日本北進,希望與中國複交,中國極為慎重,直到1932年12月才宣布複交。接著他分時間段論述道,1933年至1937年這5年,兩國關係沒有任何進展,“而蘇俄反而力謀與日本接近,最明顯的就是他出賣我們中東路予偽滿洲國”。到1937年以後,中俄兩國訂立了互不侵犯協定和易貨協定,但“事實上蘇俄對我國輸出的貨物,所索取的條件至為苛刻”,武器也沒有零配件。1941年4月,蘇俄與日本訂立中立協定,鼓勵日本的侵略,中俄和平共存已喪失其根據。蔣介石還說,蘇聯派駐中國的使領館和貿易機構都是其部署間諜組織、指揮中共“顛覆我國家的機關”。“上海的蘇俄領事館不僅成為中共對日軍特務機關的聯絡處,並且代表莫斯科給予汪偽組織以鼓勵和支持”;“駐迪化(今烏魯木齊)的領事館更是製造新疆一切事變和糾紛的指揮台”。他寫道:抗戰前後十四年的經歷,說明了“只有聯俄才能抗日”是一種幻覺,“也說明了我政府為了抗日而對俄複交,乃是政策和戰略上的一個重大錯誤”。說到收編共產黨的軍隊時,蔣介石說,1934年“剿匪”勝利後,著手對中共政治解決,七七事變後,進而收編共軍,這雖是日本侵華所迫,而“我們誤認中共‘團結抗日’的要求,乃是‘民族精神和國家意識勝過一切’的自信太過,而予以接受”。蔣說,這使得中共利用國軍集中力量抗戰之機,擴張其武裝。他認為,事實證明,收編共軍,容許共產黨以同等地位參加抗戰,對抗戰是無益而有害的,這是“政策和戰略上的一個根本錯誤”。

  對東北問題,蔣介石寫道:1945年至1946年,“蘇俄對東北既顯然違約背信,我們亦決定了停止接受東北的計劃,最後又複動搖,仍然與他商談,並繼續進行接收”。他認為這也是政策和戰略上的一個重大錯誤。蔣介石反思,東北問題是一個國際安全問題,當時既不能單獨解決,就應該停止接收,將東北問題提交聯合國公斷並公諸世界輿論。這樣在國內能集中兵力於關內,“戡定中共的叛亂”;在國際能暴露蘇俄獨占東北的企圖,以阻止其東進太平洋的野心計劃。而國民黨受國際國內牽制,決定之策不能堅持,同時將國軍精銳調赴東北,陷於一隅,“最後東北一經淪陷,華北乃即相繼失守,而整個局勢也就不可收拾了”。

  對停戰協定,蔣介石說當時國民黨政府太顧慮對外關係,以致處處被動。要是集中力量,執行1946年1月的停戰協定,“對於共軍違背協定的軍事行動,加以嚴厲的制裁,雖發展為全面戰爭,亦所不顧,那還是可以獲得最後勝利的”。他說,不幸對內決心不夠,對外中途動搖,鑄成大錯。

  蔣介石總結說:“我們中國立國處世的道理,是‘厚於責己,而薄責於人’。若要追問過去大陸上反共鬥爭失敗的責任,只怪我們國民革命尚未成功,國家建設沒有基礎,因之對強權侵略者,沒有維護我們領土主權的力量。更只有怪我個人自己,在這長期反共鬥爭中,應該見到的,未能預見,已經見到的,又未能取信於人。”他還說,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只要能痛定思痛、提高警覺、埋頭苦幹、雪恥圖強,就能抗俄複國。

  蔣介石所說的錯誤和失敗都是共產黨的正確和勝利,他越是痛切的懊悔之處,往往正是毛澤東最為成功的得意之筆,正好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這兩個對手對同樣問題的認識。當然,還有許多國民黨政權失敗的重要原因蔣介石沒有說,比如,20世紀前半葉的兩次世界大戰和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讓很多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和青年人信仰社會主義;蔣介石的獨裁統治沒有符合廣大民眾向往民主自由的願望,沒有順應社會進步的潮流;各級官員貪污腐化,讓百姓怨聲載道;大多數農民生活貧困,對現實不滿;等等。對這些問題,不知蔣介石是沒有認識到,還是不想這樣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