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熔斷機制暫停,信心能否重聚

http://www.CRNTT.com   2016-01-11 08:14:35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上交所、深交所及中金所宣布從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相關規定。這一消息來得比很多人預期還要快。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表示,7日上午中國A股再次連續兩回熔斷,至9點57分就宣告提前休市,全天成交時間不足15分鐘,滬指跌7.04%。新年一共交易4天,兩天裡熔斷4次,這恐怕是世界主要股市絕無僅有之情景,引爆海量議論,譏言如潮。

  熔斷機制在去年股市大跌期間受到輿論熱捧,儘管它只在美國股市裡被激活過一次,但它被普遍作為股市先進制度加以推崇。而昨天,“不應照搬美國股市做法”之說又響成一片,要求廢止它的呼聲此起彼伏。

  文章認為,股市連續熔斷,主要問題應在股市本身。正如有人所說,熔斷相當於保險絲,股市是線路,保險絲斷一次可能是它自身的事,它反覆斷,線路就有問題。因此熔斷機制可能起了事與願違的負面效果,但中國股市原有問題應是主因。

  然而中國股民一時不適應熔斷機制,它客觀上把股市裡的各種恐慌聚集了起來,這種分析又明顯是成立的。相信如果堅持下去,投資者就會適應熔斷機制,但問題是,這樣的堅持有意義嗎?

  引入熔斷機制的目的就是消除恐慌,穩定股市。如果它反而額外增加了恐慌,它的價值就大打折扣。貼門神反而嚇得房主睡不著覺,儘管不排除房主會有看順眼它的時候,但經歷這些驚嚇的過程圖的是什麼?

  證監會及時總結教訓,於7日決定暫停熔斷機制,排除了眼前的一個突出問題。這當然不意味著股市動蕩的警報已經解除,正如上文所說,股市內在的深層問題猶在,它們會不會尋找其他爆發口,回答是不確定的。

  文章指出,股民的基本信心還是第一位的。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散戶大市潮,各種風吹草動都容易以意外的方式演變成市場驚慌。去年幾次股市大跌和這幾天的熔斷,“羊群效應”十分明顯。

  然而股市不是信心越丟越稀少的單程列車,潰散的股市信心到了一定時候會自然凝聚起來,製造反彈。滬市已經跌到3125點,這通常不是下行路上潰不成軍的區域。中國經濟雖有下行壓力,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但全社會不存在因它們引起的恐慌,股市的全局性恐慌即使相對於股市本身也不合邏輯。

  文章認為,要相信股市自行存在築底的力量。首先政府要相信。這次熔斷機制起了相反效果很讓人意外,它留下的恐慌性記憶一時難以消除,因此及時暫停它確有必要。在正常情況下,股市下跌就跌一些,政府不干預的態度越堅決,股市的自然恢復力就越活躍。

  從去年到今年初,中國股市的“特殊性”可謂呈現得淋漓盡致。對這種“特殊性”,人們也在適應。追求穩定的股市應是中國大目標,但不用著急。適應性和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為我們走路的兩條腿,還真不能說哪條腿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