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北約安全觀的重構與中國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20-05-04 00:05:05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屹博士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北約安全觀的重構與中國因素》。作者認為:自從2019年底的北約峰會以後,北約安全觀經歷了重大調整。以英、美兩國為代表的官方人士和學者普遍對北約峰會後所重塑的安全理念進行了闡釋,認為中國是繼俄羅斯、土耳其之後促使北約安全共同體轉型的最主要因素,中國的日益發展對北約構成了非傳統安全意義上的威脅。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進入北約制定未來戰略規劃的安全議題。在北約內部,歐盟國家特別是法國,與美立場不一;唯一的穆斯林國家土耳其又頻繁向東搖擺,與北約死敵俄羅斯做起政治交易。內憂外患迫使北約樹中國為假想敵,然而這既不符合全球治理這一大格局下的多邊合作精神,也違背“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主題,如同緣木求魚,無法消除其內生性的安全困境。文章內容如下:
  
  一、北約成員國對“一帶一路”心思各異

  2019年12月4日,在倫敦舉行的北約70周年峰會上,29個成員國領導人簽署聯合聲明,指出中國崛起帶來了“機遇與挑戰”,並談及中國“威脅”。這主要是考慮到中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已延伸至歐洲。由於中國在經濟、軍事等領域挑戰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迫使他國需要在兩個大國之間尋找平衡點。其中最為重要的砝碼就是俄羅斯,形勢驅使它更緊密地靠近中國,以對抗以美為首的北約。

  如果從歐盟角度來看歐洲,它僅僅是國家的聯合,而非一個聯合起來的國家,不具有獨立主體性,不是一個戰略統一體。隨著英國脫離歐盟,美國內民粹主義勢力抬頭,歐洲國家正在經歷痛苦的政治轉型,隨之而來的是調整如何應對新的國際安全形勢和國際規則。

  北約安全觀在歷史上不斷演化,目前正醞釀全新的“歐亞安全觀”理念。在所謂“歐亞安全觀”之中,中、美、俄是重要主導因素,而歐洲當前主要的安全關切,是確保其成員國在對抗體系下維持安全平衡。北約面對的安全衝突並非完全對稱的。歐洲國家大多是在與美維持軍事、政治同盟條件下發起統一行動,而中俄兩國最多衹是戰略夥伴,兩國政府更多的外交空間依賴於主觀性的領導人意志。此外,對於北約,俄是潛在敵人,中國則不然。卡內基基金會德米特里·特蘭寧研究員認為,一旦俄羅斯足夠強大到可以成為大國博弈中的一極,並且美意識到中國國內經濟在清除發展障礙且在科技領域足以並駕齊驅的時候,美主導下的國際安全體系便會崩塌。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