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台灣經濟與大陸脫不了鈎

http://www.CRNTT.com   2021-09-12 00:04:46  


表3:過去5年中國大陸和東協國家貿易情形(依中國大陸海關統計)
 
  
  再來看看“新南向政策”的執行成效。表2告訴我們,過去5年來,除了2017年相較於2016年台灣對東協國家的貿易有較明顯的出口增長之外,其餘年份的變化並不大。以出口情形來說,從2018年以來,甚至於連續3年都是衰退的,以致於台灣對東協國家的貿易順差跟著減少,其對台灣GDP的貢獻當然更遠遜於兩岸貿易給台灣帶來的好處。

  從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新南向政策”的執行成效不彰,尤其是和兩岸經貿往來的情形對比起來,很明顯的事實是,想要透過“新南向政策”來“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是完全失敗了。難怪蔡英文第一任就職演說大肆宣揚的重點政策,到了第二任就職演說時,祗說:“我們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同時,也會積極開拓其他有潛力的市場,鼓勵廠商前往布局,為產業的國際合作,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不再強調要透過“新南向政策”來擺脫對大陸市場的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個時期裡,當許多廠商由中國大陸遷移到東南亞的結果,並沒有切斷它們和大陸市場的往來,反而是帶動了供應鏈和生產網絡由中國大陸往東協國家延伸擴大,使得中國大陸和東協國家的經貿往來越來越熱絡。2016年之時,中國大陸對東協10國出口2560億美元,進口1962億美元,總額4522億美元。到了2020年,中國大陸對東協10國出口3837億美元,進口3009億美元,總額6846億美元。5年下來貿易總額增長幅度達到51%,比同一期間兩岸貿易總額的增長幅度45%還來得大,也就是說中國大陸開拓東南亞市場的成果不僅比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好得太多,甚至於超過了兩岸經貿往來增長的表現,這項事實更對照出“新南向政策”的疲弱乏力。

  以上說明告訴我們,無論是李登輝的“戒急用忍”、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或是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這些想要對大陸搞經濟脫鈎的動作,結果都是成效不彰甚至於和政策目標背道而馳的。那麼為什麼搞來搞去,台灣的產業發展和經貿出路就是繞不開大陸市場呢?以下做進一步的分析。

  叁、為什麼台灣產業發展和經貿出路繞不開大陸市場

  全球化的潮流是促成兩岸經貿往來最主要的動力,在全球化的潮流下,19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和自由貿易的擴大加深,基於比較優勢而來的成本效益考量,使得越來越多的產業和產品被分割為細片化的工序和零部件,分散在不同的國家生產和組裝,形成了供應鏈上產業內乃至於產品內的跨境組合。跨境供應鏈興起則帶動了以中間財或零部件為主的跨境貿易,海峽兩岸的產業發展和經貿往來就是在這個大脈動之下推進。

  從跨境供應鏈的運行來看兩岸的產業發展和經貿往來,很清楚的是,受到先天條件約束和後天形勢推移的影響,台灣許多產品的競爭優勢必須與大陸市場連結才能突顯岀來。這些影響因素在先天條件方面包括了地理距離、語言文化和市場規模;在後天形勢方面則包括要素互補、路徑依賴和經濟增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