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美國介入台“大選”的歷史與規律

http://www.CRNTT.com   2021-10-05 00:05:40  


 
  6、2016年“大選”

  2016年1月16日的“大選”,是繼2008年“大選”後兩岸關係的又一個分水嶺。如果說2008年“大選”的結果讓兩岸關係在短時間內直接“陰轉晴”的話,那麼2016年“大選”的結果就是讓兩岸關係在短時間內“多雲轉陰”,而“晴轉多雲”的轉折點以2014年“太陽花學運”和“九合一”選舉為標誌。⑮ “太陽花學運”的發生,是台灣內部各類矛盾積纍發展並相互激蕩後的一次總爆發,使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態勢驟然陷入停頓,並在2016年“大選”後由於民進黨再次上台而走向逆轉。美國在這次“大選”前後也做出各種舉動,試圖使自己取得主動地位。

  在這次“大選”前的2015年,美方在台當局“駐美代表處”的地位上採取了兩項舉動:一是當年元旦默許該機構舉行1979年以來的首次“升旗”儀式,二是當年2月美國國務院又為該機構的20多台公務車輛換發“外交”車牌。這兩項舉動實際上提升了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雖然貌似與台灣“大選”無關,但實際上無論執政的國民黨還是將來可能再次執政的民進黨,都能從中“受益”。此外,民進黨籍候選人蔡英文和國民黨籍候選人朱立倫分別於當年5月和11月赴美“面試”,美方向兩人提供了同等的接待規格。如果與2011年蔡英文訪美時受到的待遇相比,這次則有明顯提升。訪問結束後,美方也沒有像2011年那樣表達出對蔡英文的不信任姿態。這說明,美方可能意識到未來要打交道的對象就是蔡英文和民進黨。

  最後還有一個值得提及的觀察點。2015年12月12日是中國收復南海太平島69周年紀念日,考慮到已被國際輿論炒得沸沸揚揚的南海仲裁案,馬英九原計劃於當日前往太平島出席燈塔碼頭啟用儀式,藉機宣示“主權”,但遭到美方反對,最後祇好放棄。由於蔡英文在南海議題上比較偏向美方的立場,所以美方阻止馬英九登島一事,在客觀上對馬英九和國民黨的信譽有所折損,對蔡英文則有一定的加分作用。

  不過總體來看,美方在台灣2016年“大選”中儘量展現中立姿態,並沒有針對特定候選人發表與選舉直接相關的評論,所做的許多動作都可以被解釋為“對台灣整體有利”,而非“獨厚”哪一位候選人。⑯

  7、2020年“大選”

  2020年1月11日的“大選”,是最近的一次台灣“大選”。執政的民進黨曾在2018年11月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中慘敗,當時許多人認為台灣政治鐘擺可能會加速“回擺”,國民黨可能在2020年“大選”中重新奪回執政權。但進入2020年下半年後,由於各種原因,國民黨籍候選人韓國瑜與尋求連任的民進黨籍候選人蔡英文之間的選情對比出現極為詭異的現象:雖然韓國瑜在造勢場合的人氣上遠超蔡英文,但在多家民調機構多次發布的民調數據上,蔡英文的支持度總是比韓國瑜高出10%以上。加上韓國瑜在2019年11月底呼籲選民“封殺假民調”,更讓許多選情觀察者陷入迷茫狀態。最後蔡英文以台灣“大選”史上最多的得票數、且高於對手近20%的得票率連任成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