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美台意圖重塑供應鏈體系強化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1-10-21 00:09:34  


 
  拜登不斷強調要重建聯盟關係的根本目標,就是構建一個完全有利於美國的、與中國競爭的聯盟體系,這樣一來中國將承受來自聯盟體系的競爭、對抗或者合作的壓力,呈現中國“一對多”的態勢,拜登政府的勝算將高於前任特朗普政府,特朗普總統的“美國優先”政策導致美國與歐盟傳統的盟友關係受到破壞,對中國的制衡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未來一段時間,拜登的對華政策就是修復與歐洲和亞太盟友的關係,並在應對中國上形成一致意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表示,美國的盟友體系是美國未來在地緣政治中獲勝以及戰勝其他影響美國人生活方式的重要跨國挑戰的基石。要戰勝中國模式,美國必須與民主國家的盟友和夥伴聯手,重振聯盟不是讓其恢復到以前的樣子,而是考慮如何使其現代化地應對未來威脅。

  二、美國不斷提升中美科技領域的競爭威脅

  中國經過40 年改革開放的快速增長,目前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僅建立了現代化的工業基礎,而且現在正在向全球產業鏈的上游邁進。這一中國人引以自豪的科技進步的偉大成就,卻被美國政府認為是對美國構成了重大威脅。

  (一)現階段中美競爭更多體現在科技領域

  中國對美國構成的挑戰不僅反映在傳統的戰略層面,更是體現在非傳統的經濟與技術領域。2020年12月16日美國參議院經濟政策小組委員會舉行了關於中美經濟競爭的聽證會,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的史劍道(Derek Scissors)在聽證會上表示,來自中國的經濟挑戰大概還將持續十幾年。眾議員威爾·赫德(Will Hurd)認為,美中經濟競爭將是“一場定義一個時代的鬥爭”⑦。美國科技智庫(ITIF)發布2020年《與中國競爭:戰略框架》報告,闡述了美國對華科技戰略發生變化的四個原因:一是中國過多地占據了科技市場。二是中國的科技發展威脅到了美國供應鏈安全。三是中國企業在商業競爭中嚴重擠壓美國企業生存空間;中國利用自己的制度優勢推動技術與產業的升級,對美國科技與產業發展構成了不公平競爭。四是中國不斷將前沿技術運用於軍事領域,影響美國地緣政治安全。

  (二)美國認為中國技術創新對美國產生現實威脅

  美國政府認為,首先,中國技術型社會治理模式構成新挑戰。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在參與合作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把美國認為是建立在侵犯人權和公民個人隱私基礎上的智慧城市、安全城市平台、智慧警務等推廣到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不僅擴大了中國數字經濟在世界市場的份額,更是把中國運用新興技術進行社會治理模式推向世界各地,從而對美國倡導的自由治理體制構成威脅與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