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避免跌入非和平解決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22-07-16 00:06:00  


 
  (一)近年來,美國逐步把中國定位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①及美國當局各種“以台制華”手段的輪番推出,是把台灣問題推向非和平解決軌道最主要外部因素,也是最有可能刺激台灣問題以非和平方式解決的外部推手。

  的確,美國深切感受到了中國崛起的影響,引發了某些戰略焦慮和不自信,同時也對中國發展及戰略意圖有很多誤讀誤判。美國對中國的定位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某種程度上的戰略夥伴轉變為今天的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甚至是某種意義上的敵手。這意味著中美關係性質正在發生轉折性變化。中美從合作為主轉向競爭、對抗為主。台灣問題在美國對華戰略中的性質與功能也因此發生轉折性變化。在美國單方面確定的以中美對抗為主基調的對華戰略中,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從以穩定或維護現狀為主的相對封凍狀態,轉變為一張戰略熱牌。解決台灣問題的外部環境由此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是影響台灣問題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國對中國戰略定位的根本性變化,意味著解決台灣問題的外部環境的性質開始從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轉變為不利於台海和平穩定,不利於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不僅如此,近年來在美國這一對華大戰略的指導下,主動打“台灣牌”,積極慫恿台灣當局與大陸對抗,在台海兩岸之間刺激對抗、製造對抗、強化對抗,把台海兩岸推入對抗的陷阱。台灣問題成為中美在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領域對抗的試點和焦點,或者說是未來可能的中美全面對抗的一種預演。近年來,美國國會議員屢屢提出涉台法案,加大美國介入台灣問題的立法建設力度;美國對台軍售的性能、密度一再加大;美國國會議員一再以各種借口突襲式訪問台灣。如果說美國對台軍售是“抱薪玩火”②,那麼美國國會議員為個人私利故意在關鍵節點以各種方式出訪台灣就是要在台海地區點火,製造台海危機。在美國各種勢力的推動、鼓噪之下,台灣當局一方面得到某種程度政治支持的慰藉;另一方面也被美國牽著鼻子一步步邁入與大陸劇烈對抗的陷阱,陷整個台灣於危險之中。

  美國各類政治勢力在涉台問題上的這種推波助瀾製造危機的操作,顯然不完全是個別人的即興發揮,而是大戰略指導下的協奏曲。美國的目的也已不再僅僅是阻撓兩岸統一,而明顯是要把台灣問題推入非和平解決的軌道,甚至要把台灣打造成引發中美進一步對抗的燃爆點。雖然也有美國學者,如前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現任布魯金斯學會台灣研究主席何瑞恩提出,“美方的目標是,如果有可能的話,為台海兩岸領導人提供和平解決分歧的途徑。”③但顯而易見,美國的大戰略以及當前美國國內政治中的主導力量有意利用台灣問題把中美關係推向對抗。

  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視角看,對美國而言,把台灣問題推向非和平解決軌道有著巨大的戰略誘惑。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依靠自身的奮發努力以及與世界的貿易交流,實現了崛起和壯大。這一發展態勢的確令美國某些人感到焦慮和對美國未來霸權地位的擔憂。部分美國人不是從中美良性互動及良性競爭與合作中謀求中美兩國的共同發展與進步,而是企圖通過與中國脫鈎等方式,讓中國重回自我封閉狀態,延緩中國的發展腳步。而刺激台灣問題非和平解決,把台海推入戰爭,進而藉機掀起一場全球政治站隊和制裁、對抗,顯然是打斷中國順利崛起的一個最為廉價的抓手。特別是在美國優勢尚存的情況下,以犧牲台灣為代價,以兩岸中國人的自相殘殺來削弱中國這個主要競爭對手,藉機建構極不利於中國發展崛起的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中止中國崛起進程,實現其戰略意圖,對美國的確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力。當然這也是台海局勢發展面臨的最大危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