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張銘清:文化基因是決定因素 文化台獨荒謬

http://www.CRNTT.com   2022-07-25 00:12:59  


 
  “台獨”勢力藉教育改革之名,塞進大量“文化台獨”的內容。鄉土語言教育是另一個主要內容。1999 年台灣教育部門大張旗鼓地展開“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草案的意見徵求工作,包括引起爭議的“鄉土語言”等內容都獲得通過,決定於 2000 年下學期開始實施。“鄉土語言”部分號稱要“以多元文化精神及尊重各民族群語文特性,納入正式課程實施教學。強調族群語文對鄉土文化延續及創新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熱愛鄉土的情懷”。還有少數“詩人”,提倡用“台語寫詩”,妄圖以地方語言區隔與中華文化的關係,其實,他們所謂“台語”就是在福建南部使用的“閩南話”,即中國眾多地方方言的一種。

  台獨分子掀起的“拼音之爭”也是他們“去中國化”的一個例證。他們認為作為國際通行標準的“漢語拼音”是由中國大陸制定並推廣的,因此,將是否採用這種拼音上綱上線為“統獨”之爭,要求選用“通用拼音”。

  2008 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對“文化台獨”的惡劣的做法進行了局部的撥亂反正,對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去中國化”的“不適用詞”部分地進行了修正、勘誤,增加了“兩岸同屬一中”的表述和“去皇民化”的內容;把“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接收台灣”改為“光復台灣"等等。但對“海南島是中國的第一大島”、“李白是外國人”之類“去中國化”的內容卻沒有訂正,因此被稱為“課綱微調”。但僅僅是“課綱微調”,民進黨當局都不能容忍,2016 年蔡英文上台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撤廢了“課綱微調”。

  2018 年 8 月 13 日,台灣“課審會”敲定“12 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確定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這又是一樁典型的“文化台獨”。“文化台獨”這一倒行逆施不但是破壞兩岸關係的實際步驟,更是包藏了他們對抗國家統一的險惡居心。

  長期以來,“文化台獨”都是民進黨主要的指導方針和政治路線之一。雖然在各個階段表現形式不同,但民進黨企圖通過切斷兩岸文化臍帶以謀求“台獨”的險惡用心始終都沒有改變。民進黨執政後,“文化台獨”與“法理台獨”成為了推動“台獨”的兩個輪子。他們知道推行“法理台獨”一步到位的難度,便從“文化台獨”入手,為“法理台獨”創造輿論條件。民進黨上台後,把推行“文化台獨”作為“法理台獨”的優先步驟,為“法理台獨”的實質目標“修憲”、“改國號”、“國旗”等做準備的圖謀已經昭然若揭。

  台灣的有識之士認為,“文化台獨”是台獨勢力搞的一個針對台灣民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的“洗腦工程”,他們企圖以這樣的“假議題”、“偽議題”,達到割斷兩岸共同的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的目的是徒勞的。2016 年 11 月,台灣競爭力論壇發布了一項民意調查: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由當年上半年的 46.8%上升到了 52%,更有 86%的受訪者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這從一個結果反映出台灣民眾對台獨勢力搞“文化台獨”、企圖把中華文化從台灣連根拔起、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