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台式認知作戰的風險變量

http://www.CRNTT.com   2022-09-12 00:07:27  


 
  台式“認知作戰”話術的濫用行為,以及對“認知作戰”“寧枉勿縱”的態度,為民進黨當局動用行政資源打壓乃至扼殺特定的傳媒管道提供了“合理性”,從而對民進黨治下本已岌岌可危的新聞和言論自由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當前民進黨當局不僅提出依“情工法”統合“國安機關”,針對“中共及境外敵對勢力”,搜集“認知作戰”相關信息並及時應對,還著手研究通過進一步“修法”,要求社交平台及時下架所謂的大陸“假信息”。綠營學者呼籲,應成立由相關部門與網絡、媒體相關業者共同參與的“反假訊息與認知作戰聯盟”,全面強化對島內媒體的掌控力。此外,民進黨當局甚至打著“防禦認知作戰”的旗號,將觸手伸向教育體系,聲稱將通過長期培養“媒體識讀能力”,使青少年和成年民眾獲得針對“認知作戰”的“自體抵抗力”,極力從思想源頭上形塑民眾吸收信息的能力和管道,強化台灣民眾對大陸信息來源的不信任感,使其減少甚至停止吸收來自簡體中文網絡的信息,從而最終實現“台獨”勢力進一步強化兩岸隔絕的圖謀。

  (二)成為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的重要管道

  民進黨當局自執政以來就不斷以大陸“網絡攻擊受害者”自稱,台式“認知作戰”在宣稱“民主”“自由”價值上、在渲染“大陸威脅論”上,與美西方“認識作戰”話術邏輯如出一轍,其操弄運作則有過之無不及。台式“認知作戰”極力影響甚至扭曲西方社會對台灣問題的認知,博取國際社會的認可與同情。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背景下,西方政客、媒體反華態度愈發鮮明,對中國大陸“認知作戰”的相關錯誤報導也有所增加。這些報導往往通過採訪指定的幾位島內學者、政客,搜羅其針對“大陸認知作戰”的研究成果,拼凑出大同小異的不實報導。但由於西方“主流”媒體在島內的影響力,這些報導又為台灣當局炒作“大陸認知作戰”、打壓島內反對言論進行背書,對青年及精英群體產生誤導。同時台灣當局還利用資助的“台獨”學者、媒體人,通過向西方媒體供稿、為西方智庫撰寫報告等形式,量身定製中國大陸“認知作戰”相關信息,同時將台灣當局裝扮為“受認知作戰威脅最為嚴重的民主政體”,給島內一些藍營人士打上“傳播虛假信息”“大陸代理人”等標簽。如被台灣當局反復引用的瑞典歌德堡大學“台灣遭受假信息攻擊程度世界第一”的研究結論,就是經少數島內學者評分得出的結果。⑪由台灣當局資助的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成員也在接受卡內基委員會採訪時大談“中國大陸認知作戰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威脅”等。

  在民進黨當局看來,未來西方對華態度還將持續惡化,“各國官、民、學界及智庫等友台力量正逐漸匯集”,因此可望通過渲染“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持續推動“反制網絡攻擊、抵制不實訊息之戰略聯盟”。而美西方國家為滿足自身政治目的,也正加緊對台灣當局“抵抗認知作戰豐富經驗”的炒作。如“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報告指出,要“召集來自美國、歐洲、日本、台灣地區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官員和技術專家,探討如何協作應對中俄在‘認知作戰’領域的連手,並通過開展情報共享演習、建立新型協調機制等手段,減輕中俄‘認知作戰’影響”。在現實中,Facebook、YouTube等境外互聯網平台也以“過濾不實信息”等借口強化對台灣當局的支持,不僅批評台灣當局的賬號受到多方打壓,正面評價兩岸交流的賬號常常遭到“限流”甚至封號。美西方國家半推半就地應和台式“認知作戰”,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外界對台海現狀和一個中國原則的認知,使海外“台獨”勢力同情者的民間基礎出現擴大趨勢。當前,一些原本對台海問題關注度不高的西方國家和地區已開始認為“台海地區發生衝突,會衝擊以人權、民主和法治為核心的民主治理”,干涉台海事務的民意有所增強,為區域安全帶來新的不穩定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