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對朝政策須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09-05-31 09:58:22  


 
  現實主義的吊詭之處就在于,追求力量增長以保證安全,事實上却可能離安全越來越遠,因爲各方都在玩零和游戲,沒有跳出力量制衡的怪圈。傳統國際關係模式的教訓需要汲取,從純粹的利益出發,從簡單的好惡出發,幷不能準確界定國家利益的界限。

  冷冰冰的對朝政策需要注入更多的溫情和責任。國際社會各方究竟是以利益最大化爲追求,還是本著人道主義的思路解决問題,需要一次重新考量。

有條件的“安全預期”

  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自動放弃核武器,正是源于國際社會爲它建立了對安全的預期。

  朝鮮是不是原本應該有一種更好的選擇?這樣的問題,不僅僅是指向朝鮮政府,而且還應當指向國際社會。在朝鮮兩次核試驗之後,國際社會應該通過緩和局勢控制朝鮮的核武器發展,幷最終使朝鮮放弃核武器。

  要做到這一點,六方會談以及國際社會當考慮給朝鮮建立有條件的安全預期。從長遠看,朝鮮核爆對中國國家利益的傷害幷不低于韓國。對利益關聯性最大的中國來說,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而且事實上也沒有什麽國家能超越中國的影響力。中國可以牽頭國際社會,明確承諾保護朝鮮的安全,但要以朝鮮逐步放弃核武器爲條件。

  另一方面,從人道主義考量,中國還可以給朝鮮釋放更值得信任的信號。通過加强雙方的經濟合作,中國可以在未來引導朝鮮走向改革開放之路,發展經濟,不斷與國際接軌。這同樣應該明確成爲國際社會的目標。

  這樣的未來幷非不可想像。像中國和越南一樣,朝鮮的發展軌迹同樣可以預期。最後的結果,無論是以經濟和安全的角度來看,從中獲利最大的將是中國,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也可得以真正建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