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形勢

http://www.CRNTT.com   2009-07-03 11:20:48  


 
              努力方向和著力點

  專家學者認為,應密切跟蹤、認真分析當前的經濟形勢,把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穩定住,並著力形成支撐未來經濟持續增長的穩固基礎。

  調控總量,增強活力。有專家認為,目前應保持宏觀調控政策的穩定性,保持財政投資力度,繼續減稅。同時,重點做好政策的配套和細化。也有專家提出,隨著最危急時刻的過去,應適當調整政策。就財政政策而言,應把更多的財政補貼資金用於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個人創業,用於擴大內需和開拓市場。就貨幣政策而言,應在下調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同時微調存貸款利率。要準確判斷貨幣供給形勢,增強政策的彈性和靈活性。還有專家認為,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應轉向進一步刺激消費和培育新的市場熱點,轉向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相結合,轉向通過深化改革激發經濟活力。有專家提出,如果經濟復甦勢頭慢於預期,政府可以考慮在刺激民間投資、增強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活力等方面出台新的刺激政策。隨著經濟下滑勢頭得到遏制,新出台的宏觀調控政策應著眼於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注重促進企業進行增長方式和發展戰略調整。

  擴大內需,穩定外需。有專家認為,應進一步加大擴內需的政策力度。在擴張投資需求方面,投資管理的政策重點應從總量刺激轉到結構調整上來,重點增加民生項目的投資;注重產業升級投資,既投資於硬資產,更投資於管理系統等軟資產;在政府投資逐步落實的過程中,應注重實現國有資本與民間資本的有機結合,增強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改善投資環境,激活社會投資。在擴張消費需求方面,一是振興服務業,解決服務業發展滯後的問題;二是繼續鼓勵汽車和住房消費,發揮汽車業和房地產業作為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作用;三是繼續實施和完善汽車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政策措施。不少專家對穩定外需進行了研究,提出應加大對出口的支持力度,包括:繼續清理和取消不適應形勢變化的限制出口的政策和規章制度;運用財政、信貸等多種手段,支持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出口;利用外貿發展基金支持企業出口,為企業克服貿易壁壘、擴大出口搞好服務;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帶動相關產品出口。

  深化改革,創新體制。專家學者認為,應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勞動收入所占比重,提高居民消費水平,以利於形成經濟長期增長的內生動力。應在公開透明的基礎上,建立將部分國有企業紅利轉移至公共支出領域的機制。這不僅有利於改善民生、拉動消費,還有利於抑制國有企業的投資衝動。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增強經濟活力。將貨幣政策調整與金融結構改革密切結合起來,避免“開閘放水”產生通脹壓力而壓縮信貸又會對實體經濟造成損害的兩難選擇。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機制創新,提高金融體系效率,改變一方面銀行存款非常多、而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和農民的資金需求又得不到滿足的局面。

  調整結構,推進轉型。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實現經濟真正復甦和持續增長,最終要靠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經濟轉型。首先,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繼續推動重化工業發展,並將發展新技術產業與發展重化工業結合起來。培育和支持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第三代移動通訊、生物技術等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文化、旅遊等第三產業。建立健全退出機制,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嚴格控制低水平重複建設。其次,推動企業轉型。通過開展低成本併購,推進企業規模結構優化;促進企業進行組織創新、管理創新;鼓勵企業開展自主創新,開發新產品、新技術;促進企業盡快實現從低成本競爭向差異化競爭、從多元化向歸核化、從規模擴張向質量制勝的戰略轉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