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手機實名制 切不可“單兵突進”

http://www.CRNTT.com   2009-12-22 10:43:19  


手機實名制不宜做“單兵突進”的“孤膽英雄”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訊/《廣州日報》今天刊登評論員薛世君的文章“手機實名制不能單兵突進”,文章表示,“手機實名制的有效性並非無懈可擊、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方面存在隱憂以及實施實名制會增加運營商的成本,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因此單兵突進實施手機實名制而不進行相應法規和機制的配套和完善,可能未必會‘藥到病除’,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其內容如下:

  手機實名制上次呼之欲出是在垃圾短信泛濫的2005年前後,不過後來一拖再拖。最近,手機實名制再次呼聲高漲則源於類似原因——“手機涉黃”,這一次,似乎是真的了。日前,工信部已會同公安部、國務院新聞辦,力爭在2010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此項規定將為實施電話用戶實名制提供法律依據。

  推行“手機實名制”,旨在使信息發布者、傳播者、使用者能獲得身份驗證,從而有效劃分信息內容權責,此舉確實是從源頭上打擊“手機涉黃”、垃圾短信、詐騙信息等病灶的有效手段之一,新加坡、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均已實行手機實名制。不過,對於我國手機用戶來說,單兵突進實施手機實名制而不進行相應法規和機制的配套和完善,可能未必會“藥到病除”,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首先是手機實名制的有效性並非無懈可擊。新浪網曾在一萬名網友中進行過一個網絡調查,結果顯示將近30%的人認為實名制效果不大,原因很簡單——“假證泛濫”。手機實名了,可身份證明未必就能一起“實”起來,那些在路邊晃悠、抱著孩子散發名片的大嬸大姐的存在告訴我們,辦張假身份證並不難,詐騙或者發送垃圾信息者,自有應對之策。

  況且,除營業廳外,手機店、報刊亭、士多等都銷售手機卡,競爭那麼激烈,檢驗和登記每位用戶的真實身份,幾乎不可能。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擁有2億非實名制預付費手機用戶,占總用戶的近三分之一,這些用戶也難去登記。可見,建立一個有效的、全覆蓋的用戶身份信息庫,是手機實名制發生效用的前提。

  其次是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方面的隱憂。對於手機實名制,反對者最大的擔憂或許還不是申請號碼、更改號碼帶來的麻煩,抑或是其遏制垃圾短信的力度有限,而是其實施可能會侵害到他們的個人隱私——實名登記的個人信息,難保不會被售賣和濫用。而且,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憲法和電信條例的保護,實施手機實名制,須避免侵害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隱私權,這就需要在公權與私權之間尋找平衡點,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規體系。

  再次,實施實名制也會增加運營商的成本,但不能將其轉嫁給消費者。改進業務流程、提供技術保障、改造現有智能網、建立身份證信息庫、甄別用戶身份等,正如業內人士所言,單單一部身份證鑒別機就需要五百多元,另外還需要複印、紙張……這些成本該如何消化?根據“慣例”,可以預見,“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手機用戶身上,這與資費不斷降低的大勢背道而馳。況且,一直以來,要求通訊運營商降價的呼聲不絕於耳,增加的這些成本,勢必將成為運營商與政府和消費者討價還價的籌碼。

  退一步講,即便實施實名制的技術成本微乎其微,運營商也未必會放過這個“由頭”。君不見,手機漫游的技術成本雖微乎其微,但運營商還不是以此為由收了那麼多年的手機漫游費?從用戶角度來看,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成為成本轉嫁或者收費的借口。如何形成一種透明的成本消化機制,而不讓模糊成本屢屢成為資費增加的理由,便是最現實的考量之一。

  因此,手機實名制不宜做“單兵突進”的“孤膽英雄”,“協同作戰”才能發揮其應有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