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孔子》之“爛”,爛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0-01-28 10:57:06  


 
  缺席的陽虎

  孔子前半生主要是治學、教書,然後是從政、下野,周游列國,這些經歷都和一個同齡人——陽虎有密切關係。電影中完全剔除了陽虎這個角色,卻誇大了魯國國君(定公)對孔子的影響。這不符合歷史(當時魯國三桓專政,國君只是傀儡,沒有用人權),也削弱了電影的矛盾衝突和故事性。

  孔子自幼家境貧寒,陽虎是小貴族出身,兩人在少年時曾有過一次口角之爭。孔子尚未從政的時候,陽虎已經是季氏家族的首席家臣,一度控制魯國政局,還試圖殺掉三桓族長,但兵敗逃亡晉國。三桓知道孔子和陽虎不和,加之孔子的學術聲譽已經很大,才將他提拔到了大司寇。這是內戰後收拾殘局的需要,也是孔子入仕的機緣。

  電影中孔子推行的“墮三都”政策,即拆除三桓家族控制的三座城池,真正的歷史背景也更複雜。這不是簡單地削弱三桓勢力,因為當時陽虎已經逃到晉國,但季氏的費城還控制在陽虎餘黨公山不狃(電影中叫公山狃)手裡。拆毀費城首先就是為季氏驅逐叛臣。

  有趣的是,在陽虎剛剛出逃、三桓還沒有啟用孔子的時候,公山不狃曾試圖邀請孔子加入自己一夥,孔子也一度動心準備前往(《論語•陽貨》)。這說明孔子曾有和陽虎和解的想法,但未能成行。後來他加入了三桓一方,和在晉國的陽虎繼續作對,直到被迫離職。

  孔子和陽虎在政治上有相同的訴求。他們都是低級貴族,希望結束三桓專政的局面,讓出身較低的有才之士獲得機會。但孔子走的路子是提倡和平變革,陽虎則搞是武裝鬥爭。陽虎當政時期,曾邀請孔子出仕做官,一起幹一番事業,但未能如願。孔子從政後,迫於三桓的要求,執行的政策都與陽虎時期相反。但他離職後周游列國,在鄭國曾經被人當作陽虎(因為兩人模樣長得很像),關押了五天。這件事對孔子影響很大,他曾想渡過黃河去晉國,和陽虎實現和解,但被弟子們攔住了。孔子因此一度非常萎靡,回到家鄉陬邑休養,還創作了一首哀傷的琴曲。

  和陽虎的結怨、對立與和解的糾葛,幾乎伴隨著孔子的一生。這兩個相貌接近的人,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對立糾纏無法分開。電影沒能表現孔子和陽虎的這種複雜關係,是一大缺憾。

  電影中的放大與演義

  電影開場的重頭戲是戰爭。齊魯兩君在夾穀之會上兵戎相見,就是為了表現孔子運籌帷幄的才能。但在歷史上的這場會盟,遠不是強國(齊)試圖與弱國(魯)締結不平等條約的陰謀,而是孔子執政魯國後主導的一個外交大轉向。

  陽虎執政時期,魯國的對外政策是依附霸主晉國,和齊國連年作戰。所以陽虎倒台、孔子執政後,魯國外交立刻進行了大轉向,和齊國結好,共同對付晉國。齊魯的夾穀之會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進行的,兩國從此結束了戰爭狀態,利益一致,不會有太險惡的衝突。

  但從《公羊傳》到《史記》,關於夾穀之會的誇張描寫越來越多,都是說齊國人不守信用,孔子力挽狂瀾。這是給孔子編故事,不然這麼個一輩子讀書治學的老學究,生活太波瀾不驚,難以引起人們的興趣。電影裡,孔子和弟子們製造了五百輛兵車趕來增援的假象,嚇退齊軍,也是沿著這個俗套繼續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