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俄國人為什麼懷念斯大林

http://www.CRNTT.com   2010-03-15 14:39:39  


 
  “俄羅斯人對斯大林的看法是大相徑庭的”

  牛津大學博士候選人Harun Yilmaz是一位斯大林研究者,自1999年起便在前蘇聯地區生活,“在俄羅斯,確實有不少人懷念斯大林,”他告訴本刊記者,“首先是俄羅斯民族主義者。他們有一種混合了布爾什維克主義和俄羅斯民族主義的奇怪意識形態,他們把斯大林視作俄羅斯民族的領袖,而他其實是格魯吉亞人和國際共運的領袖。另一個力挺斯大林的群體則人數很少,他們被稱為‘斯大林主義者’,他們拒絕以客觀的視角重新看待斯大林時代。”

  “(怎麼看斯大林)和年齡有關吧。”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長基里洛夫說,“那些年齡大的‘老戰士’對他很積極,但5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多持批評態度,因為他們有更深的了解。”基里洛夫生於1955年,父親是軍人,母親是教師,在父輩的講述中,斯大林時代“生活非常幸福,民族精神很高,沒什麼民族矛盾”。不過,基里洛夫知道,他們家族的一位親戚曾在政治運動中受到牽連。更重要的是,在他成長的赫魯曉夫與勃列日涅夫時期,已經有機會聽到不同的聲音。

  幾乎與基里洛夫同齡的北京手遞手公司總經理尤里•宜劉新畢業於莫斯科大學,他記得畢業前他就和同學讀到了索爾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島》,“社會怎麼一回事,死了多少人,我們非常清楚。”所以,他認為“誰是俄羅斯最偉大歷史人物”的調查結果非常奇怪,“他們不懂歷史,人人都喜歡有實力,但一部分人分不清好的實力與壞的實力。”

  基里洛夫說,俄羅斯人對斯大林的看法是大相徑庭的:有人視他為黨和國家的偉大領導,沒有他,列寧思想不會發展,他在經濟和反法西斯上貢獻巨大;有人則指責他是獨裁者,剝削農民,壓迫社會。如果說有共識的話,那就是,大家都會承認“斯大林是一個大人物,對歷史發展有著巨大影響,不管這種影響是好是壞”。

  “俄共的支持者在變老,當然共產黨以外也有很多人喜歡斯大林,”基里諾夫解釋說,“他們會和現在對比,說斯大林個人不腐敗,國家補貼住房,而且生活很穩定。”

  Harun不同意給斯大林時代貼上“穩定”的標簽,“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有超過2000萬民眾從農村‘被遷徙’到城市;在大清洗時期,每個地區都有揪出人民公敵的任務量,按月完成;1936年到1938年,恐怖局面得到緩解,但是清洗一直延續到1941年;還有人說,在斯大林晚年,他還計劃著發動新一輪清洗……所以,我不覺得這樣的日子是穩定的。”

  “其實他們回憶的是勃列日涅夫時期”

  今天的俄羅斯人多數未曾經歷過斯大林時期,但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曾在勃列日涅夫時期生活過。“那些臉上掛著笑容說起‘斯大林時代’的人,其實他們回憶的是勃列日涅夫時期,”Harun提醒說,“那個時代的生活記憶與有著斯大林高大形象的宣傳畫面相混合,造成一種模糊的圖景。”

  “想象你是一位紅軍將領,在社會上頗受尊敬,可以去特供商店購買一般人買不到的商品,有一輛黑色伏爾加,你認為這是全世界最好的車,你還可以去黑海之濱度假。突然之間,你發現自己一無所有,而且已經40歲了,你發現自己再也無法享受黑海,它屬於另一個國家了,你發現奔馳比伏爾加更好,你發現原來因為‘投機倒把罪’坐牢的商人,一夜之間擁有了原屬於你的奢侈生活。整個世界顛倒了。相同的故事發生在廠長、主任和工人身上。你是一家家具廠的工人,你被告知你們生產的家具是全世界最好的,應該為此驕傲,而且你的福利也不錯。突然之間,工廠關門了,因為再也沒人願意買你們的家具,你的社保也沒了,國家無力負擔它了……”Harun總結說,“原先的中等或中等偏下階層,失去了原有的權利和福利,成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他們會懷念蘇聯。不過,對於較高級別的官員來說則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有辦法在新社會繼續掌握權勢。”

  那些在過去十幾年里建立了自己的事業、為自己打工的俄羅斯人也不大懷念斯大林,他們買了洋車,改去土耳其的安塔利亞旅遊,“他們只想忘掉爭論朝前看,最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環境以利經商,但是,腐敗和各種官僚制度顯然令他們處境艱難。”Harun說。

  有趣的是,基里洛夫和尤里還不約而同提到了斯大林懷念者的一個“心理問題”。“(對於斯大林對國家和社會造成的傷害),有人承認有,但說規模不大,或者說有,‘但是我很幸福’,”基里洛夫說,“他們不是在保護斯大林,是在保護自己。”尤里則說得更直白些:“如果老人們說斯大林不好,那麼意味著他們自己也有責任,他們也應該承擔一份斯大林的不好。”

  “大部分俄羅斯人是‘父親主義者’,”尤里說,“我們需要保護,誰給我們保護?靠父親!靠國家!有一個父親為你做好一切決定,不用自己拿主意,多方便,多輕鬆!”

  “絕不容許醜化俄羅斯民族歷史”

  進入1990年代,如《華爾街日報》所言,俄羅斯人的興趣焦點轉向西方消費品,社會上對歷史的關注很快降溫。

  2007年6月,在俄羅斯全國社會科學教師會議上,時任總統普京呼籲教師們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同時警告出版界,必須對出版的教科書承擔責任,國家鼓勵編寫新的歷史教材,絕對不容許醜化、歪曲俄羅斯民族的歷史。同年出版的《俄羅斯現代史:1945-2006年(教師參考書)》,專門辟出一節討論“斯大林的歷史作用”,這一節用了80%的篇幅提醒人們,要注意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斯大林使用強制手段的合理因素,“管理集團的中高層人員成為鎮壓的主要對象這一事實說明當局渴望保證管理機構發揮最大的功效……斯大林清洗的結果是在資源缺乏條件下形成了適應完成現代化任務的新的管理階層”,只是到了最後一段才提及斯大林執政“還有另一方面後果”,“他取得的成就——就連領袖的許多反對者也承認這個成就——是通過最殘酷地剝削人民取得的”。

  學者成慶分析了普京試圖從斯大林時代發掘政治資源的努力:“大清洗”的殘酷性被國家富強的強烈願望所掩蓋,前蘇聯的快速工業化與衛國戰爭的勝利,都作為斯大林的政治功績保留下來。普京從葉利欽手中接過的是一個搖搖欲墜的政權,他致力於恢復國家的政治與經濟秩序,迎合民眾反感貧富分化的想法,打擊寡頭,與此同時,在他的強烈推崇下,斯大林的形象得以在一個國家主義的譜系中凸顯出來。最終,俄羅斯從彼得大帝承襲下來的國家現代化的傳統,經由斯大林與普京,進行了一次精彩對接,一個新的俄羅斯“國父”的形象被建構起來。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年輕人也開始對斯大林產生興趣,政府、學校、報紙都告訴他們,要更多地從國家現代化的角度去看待斯大林——一個俄羅斯的歷史節目會這樣告訴觀眾,“確實有成百上千萬人犧牲了,但作為愛國的一代,他們的付出是為了換來俄羅斯更美好的未來。”至此,懷念斯大林已不僅僅是“遺老”們的情結,更是那些為俄羅斯跌出一流國家而憂傷的年輕人如何看待歷史和未來的問題。(本刊記者 楊瀟)


從斯大林到普京強人政治和強國之夢

  關於普京和斯大林之間的聯繫,一向愛琢磨的俄羅斯報紙比我們總結得更多。早在推舉普京為2004總統候選人的統一俄羅斯黨會議在莫斯科國立鋼鐵冶金學院召開之時,《明天》報就發現,會議選定在斯大林的誕辰日召開,而且會議地點包含著斯大林名字的詞根“鋼鐵”,人們猜測,這意味著普京要像斯大林一樣,以鋼鐵般的意志統治俄羅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