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亞能源戰略在去“美國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3-20 09:17:25  


 
  二是美國國內政治對能源政策的強烈意識形態干擾。要確保華盛頓制定的裡海能源外運政策實現,美國必須和作為主要能源供應國的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以及作為能源過境國的伊朗、伊拉克都搞好關係。冷戰剛結束時,上述國家對美還充滿好感,殷切期望美國幫助其擺脫對俄能源外運依賴。但白宮一直視其為政治上水火不容的國家,寧願採取制裁甚至是出兵的極端措施,也不願平心靜氣地商討合作事宜,從而錯失了一段難得的機遇期。

  三是小布什八年任期內窮兵黷武的政策,嚴重損害了美國在歐亞大陸的能源布局。如美國和亞洲發展銀行籌劃的從土庫曼斯坦經阿富汗、巴基斯坦直達印度洋的油氣管線項目經濟上頗具競爭力,一度被國際輿論看好,但美國在阿富汗發動的反恐戰爭,親手毀了這條黃金路線。印巴主動宣布退出該項目,並決定另起爐灶,與美國的對手伊朗籌建新的地區油氣管網。

  美國在歐亞能源棋局中節節失利的同時,歐盟、中國、伊朗這些歐亞能源地緣政治新棋手則異軍突起。中國在中亞、伊朗和伊拉克都獲得了大型油氣區塊,而且擁有直通本國的管線,已初步建成了完備的能源供應、運輸和消費體系。歐盟最近也剛剛和伊拉克簽署油氣供應協議,從而確保了納布科項目開始運營後頭幾年的油氣供應。伊朗雖然仍處於國際封鎖,但與中亞、南亞、東亞的能源合作不斷加深。上述國家和地區雖然還只是長期以來一直由俄美主導的歐亞能源競賽中的新手,但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對能源安全鍥而不舍的關注,以及注重現實利益的外交傳統,使得他們不但在搶奪美國石油生意的商戰中獲利頗豐,也成功地在打破俄國壟斷,塑造歐亞能源新格局的政治較量中搶得先機。

  一直被美國視為新盟友的東歐國家,在能源領域也開始與美國唱反調。在剛剛結束的東歐能源峰會上,東歐各國明確支持納布科項目,也歡迎南流和北流項目(後兩條項目都是俄羅斯倡導,經俄羅斯抵達東歐的中亞裡海石油外運新管線)。在經歷了經濟危機的寒冬後,這些幾乎完全依賴俄羅斯能源供應的國家對能源安全有了更深切的認識,紛紛拋開美國,主動出擊,以多種手段確保能源安全。匈牙利本來對能源需求並不高,但由於其歐亞能源交通的樞紐地位,今年也開始興建戰略石油儲備中樞,以提升其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波蘭則決定與德國、波羅的海三國建立統一的油氣管網,進而聯合起來與俄在供氣問題上討價還價。羅馬尼亞、烏克蘭也積極嘗試建設與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油氣大國的直通油氣管線,實現能源供應的多樣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