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核安全峰會的“醉翁之意”

http://www.CRNTT.com   2010-04-16 09:26:19  


4月12日,出席核安全峰會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華盛頓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中評社北京4月16日訊/為期2天的首屆核安全峰會已經於華盛頓當地時間13日結束。撇開本次核峰會的實際效果來看,奧巴馬無疑從一開始就想好了要借峰會搭建一個多邊外交舞台,其用意大概遠遠超出了本次核安全峰會的最初寓意……上海《第一財經日報》昨天登載錢平廣的評論文章《核安全峰會的“醉翁之意”》,內容如下:
   
  為期2天的首屆核安全峰會已經於華盛頓當地時間13日結束。從峰會的議程來看,12日主要以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國領導人的雙邊會晤組成,13日全體會議才真正涉及到本次峰會的主要議題——如何在世界範圍內確保核材料的安全,尤其是如何防止核武器落入恐怖分子之手。

  經過一天的協商與討論,最後以兩份不具約束力的文件——《華盛頓核安全峰會公報》和《華盛頓核安全峰會工作計劃》宣告本次峰會的結束。奧巴馬13日在華盛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會議取得了實質進展,將讓世界變得更為安全。

  自然,華盛頓核安全峰會的意義不容置疑,尤其是在核能正日益廣泛被和平利用的當下,恐怖分子如果獲得核原料甚至核武器,將會使整個世界的安全局勢發生質的變化,這是所有國家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由於本次峰會達成的兩份文件缺乏約束力,以及核安全問題與核裁軍、核不擴散及和平利用核能等問題密切關聯,試圖通過各國“自願”行動來推動全球核安全顯然是一個無奈選擇,要實現全球核安全依然任重道遠。在一定程度上,此次核安全峰會的意義在於為今後核安全保障搭建了一個行動平台。

  這樣的分析顯而易見沒有錯,很在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