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龐中英:南海問題,不妨換個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0-08-03 10:13:01  


 
  然而,簡單地擁抱多邊,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自然就會遭遇多邊外交的困境。如今,在南海問題上,我們正在面對著這樣的多邊困境:隨著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興起,中國已經進入地區體系和世界體系,與此同時,與中國有關的對手勢力把中國參與其中的多邊機制看成是制衡中國的工具。中國若是因此不參加多邊,拒斥多邊,不僅給對手留下更多攻擊的口實,而且我們遭遇把“小孩和洗澡水一塊倒掉”的危險。

  多邊困境的出現,說明中國在多邊外交中的“學習曲線”還沒有完成。南海問題多邊化的挑戰,提供了寶貴的國際學習機會。學得好的話,我們將幫助畫好中國多邊外交的“學習曲線”。然而,學不好的話,我們可能重新回到“學習曲線”的起點。

  在這個世界上,多邊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為國際上普遍接受,符合國際道義和國際政治正確。小布什時代的美國,反對多邊主義,雖然為“唯一超級大國”,也遭到世界的詬病。奧巴馬時代的美國,“回到”多邊主義,受到普遍歡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多邊外交的主要行為體之一。與美國主要把多邊主義當作工具不同,我們在目的上還主張世界是一個多邊主義的世界,多邊主義成為走向和平、民主和平等的全球治理的方式。如果簡單地反對多邊化,一個可能是,對手勢力會借此妖魔化中國。

  其實,南海問題即使多邊化,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不用怕。多邊這個東西,不是開大會多數方“批鬥”少數方。即使如此,我們也要去。“舌戰群儒”,駁斥謬論,分化瓦解,爭取多數,對手能利用的東西,我們未必就不能利用,把多邊當作是我們的另一個“戰場”。既然他們如此喜歡多邊,壓迫中國進入多邊,我們就奉陪到底。多邊是他們的,也是我們的。

  從美國的角度看,希拉里主張南海問題多邊化,而不是明目張膽地與東南亞國家站一邊,這裡面是有學問和意涵的。第一,奧巴馬政府一直高調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在南海爭端上,希拉里也是“高舉”多邊主義大旗的,試圖占據國際道義高地;第二,美國講的南海問題“多邊化”是指大多邊,是超越了地區的國際多邊化,是自私的,即為不是南海和亞洲國家的美國勢力干涉南海問題提供工具;第三,從外交上看,這也不是公開與中國叫板,而是向中國提議。我們應當注意到美國立場的這種複雜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