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香港經濟問題難解決 為甚麼?

http://www.CRNTT.com   2010-08-13 12:01:21  


“香港現象”似乎已成一種虛幻
  中評社香港8月13日訊/“香港現象”似乎曇花一現,最近十餘年,誠心表示仿效者寡。法學博士宋小莊今天在《大公報》發表文章“為何香港經濟問題難解決”,文章內容如下:

  香港是“東方之珠”,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其經濟發展形成世人矚目的“香港現象”,成為世界競相仿效的對象。八十年代,鄧小平說要在內地“造幾個香港”;前蘇聯計劃在蘇、中、朝三國交接的哈桑地區設立“遠東香港”。不但社會主義國家要當榜樣,連資本主義國家也要學習。日本要在琉球的那霸設自貿區,建立“第二個香港”;泰國也要在泰南五府設港式經濟區;菲律賓在宿務開設“類似香港”的自由港。但最近十餘年,此調不彈久矣,“香港現象”似乎曇花一現。

                    政治城市難論發展

  何以如此,不亦怪乎!香港之所以未能再現奇跡,再展輝煌,理由固然很多,筆者進行反思,至少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自九十年代初期,香港開始成為政治城市。1992年英國委派彭定康擔任末代港督,他的意識形態是拒共拒華(說嚴重一點仇共仇華)的,他推出的政改方案就是要“還政於港”,作有利於反對派的選舉安排。如謂不信,不妨試看他1998年出版的《東方和西方》(EastandWest)以及他聘用的記者JonathanDimbleby1997年出版的《末代港督》(TheLastGovernor)。連李光耀都認為彭定康方案是美國到中國拓展民主的一部分(見前書英文版第148頁)。末代港督既想給香港這樣的定位,香港當然就很難一心一意搞經濟、謀發展了。

  二、香港回歸後,兩位行政長官未能扭轉香港走向政治化的趨勢。2003年在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受挫後,特區政府礙於輿情壓力著手推動07、08年政改,終於在2004年4月6日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認可;2005年底反對派否決07、08年政改方案後,特區政府又積極尋求普選時間表和路線圖,終於在2007年底得到“雙普選”的時間表;在2009年11月諮詢文件說2012年政改方案難有調整空間後,卻又多方游說中央政府接受民主黨的改良方案。特區政府之所以將主要精力放在政改上,是因為堅信政改問題解決了,管治能力問題、經濟民生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中國特色的先經後政的改革道路和成功經驗,在香港主流媒體沒有市場,反而西方在蘇東推行的先政後經的改革模式和失敗教訓,在香港頗為受落,成為政府官員和主流媒體的信條。

  三、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香港的競爭力未能相應提高。除土地之外,經濟全球化刺激人力、資本和其他生產資料向較低生產成本區域流動,香港製造業上行,無可逆轉;物流業也正北移,勢頭較猛。對已經或正在消失的行業,香港缺乏新興行業的替補。特區政府提倡的六大優勢產業,沒有數據支持有足夠的替補作用。香港高檔的服務業,雖仍有競爭力,但競爭力的差距正在減少。近幾年舉辦或設置的經濟峰會、經濟機遇委員會以及有關的委員會,不知凡幾,但缺乏基礎性、戰略性、長遠性研究,靠個別名人、要人、高人的所謂“點子”,至今還沒有點出什麼名堂來。

                     地產應屬支柱產業

  四、香港的支柱產業不夠穩固。在旅遊資源非常豐厚的地區,旅遊業可以考慮作為支柱產業,但香港旅遊的自然資源和歷史資源與可以以旅遊作為支柱產業的國家和地區相比,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特區政府又不刻意開發相關資源,僅靠旅遊購物一項優勢,恐難長久。只要內地開拓金銀首飾業,在京滬等地開業的外國名牌公司大減價促銷,香港的旅遊購物將優勢不再。內地的確還有不少人沒有來過香港,也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未實現自由行,但台灣和澳門的吸引力,顯然不亞於香港。多年前,香港曾自詡全球第五大旅遊中心,經苦心經營,該支柱產業現在全球的排名如何呢?

  五、香港回歸前,房地產是香港的支柱產業,其產值約佔GDP的五分之一左右。但回歸後沒有幾年,特區政府已不再視房地產為支柱產業了。所謂支柱產業,雖然沒有嚴格的標準,但只要在GDP和就業人口含一定比重,對社會民生和政府財政有一定作用,就可列為支柱產業,並考慮該支柱產業與其他產業的協調發展的問題,但香港一方面連骨灰龕都沒有地方擺,公屋私屋供不應求,一方面大量土地閒置(如西九、啟德、邊境禁區擱置多年);一方面緊縮土地供應,另一方面停止土地開發(填海造地或開發郊野公園);一方面說要提高競爭力降低營商成本,另一方面卻任由租金上揚到不合理的水平。這種不協調的情況,隨處可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