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唐山大地震》 馮氏偽災難片

http://www.CRNTT.com   2010-09-06 14:00:02  


 
  “如果在片子中出現了預言者,這部片子肯定過不了審查。”張小北說。

  有意思的是,接受采訪的幾位資深影評人,都否定了《唐山大地震》是部災難片,但對中間那段大約10分鐘的大地震場面製作,贊賞有加。

  畢成功認為,從電腦特技與場面調度上,都達到了華語電影沒做到的水平;張小北說,因為是國外團隊製作,“是花錢買到的最好的東西了”;魏君子則說,除了跟頂級的製作有差距,這段特效已經跟一般的好萊塢製作“差不到哪裡去”。

真實災難的“最聰明的拍法”

  在15年前,創下3.55 億美元全球票房的《阿波羅13號》,災難發生在外太空,主角也只有三人,但仍被認為是災難片中的經典之作。影片改編的是真實的歷史事件。1970 年 4 月,挑戰宇宙的阿波羅13號飛船,在外太空發生意外,飛船失去了氧氣、動力還有導向功能。三名宇航員在看似絕無生還機會的境況下,憑借堅韌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最終勝利返回地球。

  這種大團圓的結局,是面對真實災難事件改編的一種福音。無論場面表現得如何慘烈,觀衆心裡都有數,他們得到的是一種“雖敗尤榮”的感覺。

  但當這種真實事件是人們剛剛經歷過的巨大悲痛事件,所有導演手中的鏡頭都開始變得小心翼翼了。比如面對“9.11”,過去了9年,已經在衆多的電影有所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有《93號航班》、《世貿中心》、《華氏9/11》。美國人是如何用鏡頭表現這場災難的?

  《93號航班》說的是,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93號航班上發生劫機事件。恐怖分子試圖控制飛機去撞擊美國白宮,但“衆多乘客英勇地奮起反擊,與凶殘的恐怖分子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最終,以全體乘客和恐怖分子的同歸於盡,換來了更多無辜人士的幸存”。

  接下來的《世貿中心》則將故事收縮得更小,它將關注點轉換到恐怖襲擊發生後的拯救行動。世貿中心被撞後,趕來的警察和消防隊員衝進去救人,隨後大廈坍塌,衆多人以身殉職,但有兩個受傷的警察受困地下室,最終獲救。

  這兩部影片的主題都是“頌揚”,無論《93號航班》頌揚的“國家英雄”,還是《世貿中心》頌揚的散發人性光輝的小人物。

  面對人類史上的空前災難,導演沒有將著眼點放在災難場面的渲染上,比如《93號航班》中,世貿雙塔的鏡頭只是以電視新聞片斷的形式出現,而到了《華氏9/11》,就跟《紐約時報》評論描述的那樣:“《華氏9/11》並沒有像一般人那樣回放飛機撞向世貿大廈的鏡頭,而是用特寫鏡頭表現布什總統繼續向佛羅裡達的小學生們讀《我的寵物山羊》,而這時離他獲悉世貿大廈被撞已經整整過去了7分鐘。”

  憑借辛辣的諷刺,《華氏9/11》的票房勉強過億,其他兩部電影的票房則遭遇滑鐵盧。這也說明美國人對“9.11”的災難影像,心理的承受程度仍然脆弱。這,同樣是《唐山大地震》遭遇的巨大挑戰。

  資料顯示,唐山大地震發生後的32年裡,有關這次地震的影片有3部。一部是震後不久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製作的《英雄戰震災》,表現了我黨我軍面對重大自然災害時的英雄形象;一部是2002年製作的紀錄電影《唐山大地震》,收錄了大量官方拍攝的真實場景,以及對當年幸存者的訪問,介紹了一些防震、抗震知識;還有一部是2006年香港導演朱家宏指導的故事片《但願人長久》,講述了一個母親和三個孩子在災難後如何生存下去的故事。

  災難片最大的一個特點是,災難是虛構的。觀衆需要的是安全的刺激,就像你坐過山車一樣,翻滾騰衝,但身上都有安全帶系著。魏君子說:“《泰坦尼克號》講述的是100多年前的故事,跟中國沒有關系;《2012》場景再震撼,也是一種對未來的想象。”

  但唐山大地震不僅是真實發生的災難,而且離中國的觀衆距離太近了,特別是汶川和玉樹地震之後,中國導演已經沒有辦法讓中國觀衆以看災難片的心態看唐山大地震。“這是民族的集體傷痛,我們已經沒法用消費的心態看地震電影。”張小北說。

  所以,當馮小剛將主題轉移到倫理和“心理災難”後,視覺消費的痕跡變淡了。魏君子說,這種拍法無疑是“最聰明的拍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