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南山人壽併購案破局後的觀察

http://www.CRNTT.com   2010-09-17 10:32:43  


南山人壽案是典型的“政治經濟學”教材
  中評社香港9月17日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彭思遠今天在《中央網路報》登出文章“南山人壽併購案破局後的觀察”。作者提出:“金融海嘯以來,美歐等先進國家對於金融機構的監理疏失,進行深入檢討,積極提出改革方案,因應多元化、國際化的金融市場。歷史經驗正在告訴我們,金融市場日益月新,主管機關的禁止,往往並不是預防金融風暴的最佳策略。‘防杜’與‘疏通’的權衡下,執政者往往會選擇可以馬上看到成效的‘防杜’政策,但不知合宜的‘疏通’開放,與時俱進的監理機制,才是長期健全台灣金融市場的最佳良藥。”文章內容如下:

  在金融業間備受矚目的“南山人壽股權轉售讓案”,博智中策經歷數月補件後,“經濟部”投審會終於在8月31日召開審查會議;然而在“金管會”認定博智中策並不符合“長期經營”及“增資能力”兩項審核原則,經出席委員討論後,最終投審會駁回此交易案,博智中策併購南山人壽案宣告破局。

            涉及九部會的金融併購案

  因南山人壽占台灣壽險業比重高,由總資產規模來看,南山人壽至今年第二季,總資產近新台幣1.72兆元,在台灣壽險業的市佔率為15.32%;若依淨值來看,至今年第二季南山人壽淨值為1403億元,占壽險業逾1/3,資產規模龐大,為台灣重量級的壽險業者。

  且根據“金管會”統計,南山人壽有400萬保戶,聘顧3萬7000名業務員,該併購案涉及廣大的保戶與勞工的權益。因此,除“金管會”要求博智中策提出更透明化的文件,消保會與“勞委會”亦要求博智中策詳細說明,入主南山人壽後的保戶及勞工保障計劃。也因此拉長併購案的審查期間,直到8月5日,博智中策才依主管機關要求補齊文件,由相關單位開始進行實質審查。

  南山案審查共有三步驟:去年送到“經濟部”後,投審會要求博智中策應完整揭露股東資格,補齊相關文件;之後進入第二階段,由國家安全局、“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陸委會”、“中央銀行”、“行政院”“經建會”、“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財政部”9個單位組成跨部會審核小組,進行實資審查;最後一階段進入投審會委員會議中,由16個部會正副首長進行共同審議,其涉及9大部會,交易金額、影響保戶及勞工的規模都龐大,堪稱金融圈的世紀大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