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朝鮮問題和東亞新冷戰?

http://www.CRNTT.com   2010-12-14 11:40:40  


 
  那麼,經濟上呢?在美蘇冷戰期間,雙方陣營只有軍事上的對峙和核武器的互相威懾,沒有經濟和社會方面的互動和依賴。就東亞來說,一個基本問題就是經濟上的互相依賴會不會阻止冷戰的出現。這裡可能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就是新形式的冷戰,就是經濟互動和依賴繼續,但戰略和政治上出現嚴重對峙局面。第二種情形就是經濟互動和依賴逐漸減少,最終導致美蘇冷戰式的東亞冷戰。美國正在加大和亞洲各國(包括東南亞)的經濟關聯,各種形式的自由貿易機制在談判和實施之中。這些經濟關聯為這些亞洲國家和美國強化經濟關係提供制度性條件,同時也可以減少它們在減少和中國的經濟關聯過程中的損失。最終的結局可能類似美蘇冷戰時期的經濟局面,即形成一個以西方為中心(主要是美國)的封閉式的貿易經濟集團(bloc)來抗衡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實際上,第一種情形是很不穩定的,最終也會向第二種情形演變。

中國仍可能讓東亞避開冷戰

  不過,東亞是否會演變成兩個東亞或者是否會被分裂為兩個部分,還要取決於中國的選擇。甚至可以說,中國的選擇要比美國的選擇更為重要。東亞經濟之所以整合到現在這個程度主要是因為中國的選擇。

  中國當然需要思考要不要、值不值得因為朝鮮問題而最終從一個潛在的G2演變成為中美冷戰局面。除了六方會談,其它方法也不是不可能的。儘管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中國不會也不可以放棄朝鮮,但中國則有可能改變朝鮮的行為。朝鮮現在的所作所為都是其在國際孤立、深感不安全、社會不穩定等因素的產物。而這些問題並不是沒有辦法得到解決。朝鮮的不安全主要表現在國家的不安全和政權的不安全(被外部力量所威脅或者內部權力鬥爭所威脅)。中國和相關國家如果不能在這兩方面保證朝鮮的安全,朝鮮的非理性行為可能會繼續。

  實際上,除了朝鮮內部的權力之爭,其它方面的安全保障並不難,中國本身或者中國和其他國家(包括俄羅斯)都可以提供。中國也可以對朝鮮施加壓力,要求其進行改革開放,在外交上通過改變自身行為而融入國際社會。這方面中國本身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朝鮮領導層對中國的改革經驗也一直抱有興趣。對中國來說,一個比較強大的朝鮮是符合中國的利益,而一個非常軟弱的朝鮮是不符合中國利益的。但朝鮮的強大不可以通過現在那樣的發展核武器和軍事挑釁而實現,而是要通過改革開放而實現。

  中國如果作類似的選擇,那麼東亞冷戰就可以避免。很顯然,這種選擇也符合包括中國、朝鮮和美、日、韓等國的利益的。有一點很清楚,如果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繼續充當“和事佬”的被動角色,被動地被朝鮮牽著鼻子走,那麼很有可能走向東亞冷戰局面。這不是一個中國喜歡不喜歡、願意不願意的問題,而是國際政治的現實面所驅使。一旦美國完全對中國失去信心,必然會選擇“冷戰”方法來求得東亞穩定,儘管這會是一種充滿危險的穩定(正如美蘇冷戰一樣)。而美國對中國的“敵意”也必然驅使中國對美國的“敵意”。一旦中美兩國互為敵人,東亞冷戰就成為必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