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若非“九二共識 ” 兩岸談不下去

http://www.CRNTT.com   2011-01-05 11:53:20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
  中評社台北1月5日訊/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若非九二共識兩岸談不下去”。作者指出:“政黨輪替在民主體制下是常態,我們歡迎在野黨在尊重現有‘憲法’架構下,回到‘九二共識’的軌道上。我們也確信朝野建立‘九二共識’的共識,符合台灣人民的利益。如果兩岸能落實現有各項經濟協議,我們確信、也有意願,把雙方協商的經驗,在適當時機和在充分準備下,擴及到文化、政治,甚至軍事等其他領域。這就是兩岸關係全面正常化的開始。”文章內容如下:  

  隨著二○一二大選的到來,以及民進黨的醞釀調整大陸政策,有關兩岸政策的論辯立刻浮上了政治檯面,而爭辯重點正是“九二共識”問題。

  眾所周知,“九二共識”是源自於兩岸兩會欲突破九二年香港協商的困局,建立共識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反對者對於“九二共識”的質疑,主要強調的是“共識”的文字敘述,卻忽略了它的功能性和政治性意涵。如果沒有其中的“一中各表”,雙方就不可能擺脫各自堅持的“主權爭議”,也就不可能產生任何具體的協議,更遑論舉行歷史性的“辜汪會晤”。

  所以,我們同意“聯合報”過去社論所指:“九二共識”“這扇紙窗既有透光之效又有隔離之功,雙方都不要捅破了這一層朦朧的窗戶紙”。“九二共識”的基礎就是“一中各表”,雖然對岸堅持“一中”,台灣強調“各表”,但雙方的擱置爭議、各取所需,不能被解釋為任何一方的斷章取義。

  涉及ECFA的簽署問題,蔡英文主席曾說過,民進黨一旦執政,會持續“前朝”的政策。這個說法引起了外界的質疑,因為如果民進黨不承認或認為沒有“九二共識”,則兩岸如何展開其他議題的協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