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經合會是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的“硬件”

http://www.CRNTT.com   2011-01-07 08:39:50  


 
  範麗青使用了“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一詞,這可分作“微觀”和“宏觀”兩個層次理解。在“微觀”層次上,當然就是在她字面上所指的在“ECFA”範疇內,循序漸進地推動兩岸經濟合作發展事務前行,大有“有序發展、穩定發展、良性發展”之意。實際上,有序發展就是指先易後難、先經後政,今後集中精力落實“ECFA”;而對兩岸多年遺留難題和兩岸固有分歧,不應迴避,也沒必要迴避。消除了盲目樂觀的急躁情緒,是實事求是之舉。既避免右傾機會主義,該做的不做,以致錯失良機,也避免“左”傾急進主義,欲速不達。這除了是符合客觀規律之外,也能適應台灣島上的政治生態。當然,也是實質上默認了馬英九提出的“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分階段論。

  至於“宏觀”的層次上,則是超越了兩岸經濟合作範疇,“先經後政”。亦即在積累經驗,完成經濟合作的“先易”階段後,進入兩岸政治談判的“後難”階段,循序漸進,心急吃不了熱飯,不能搞“大躍進”,經濟基礎尚未搭建穩固,就急於尋求上層建築的突破。這既是糾正了前段時間大陸有些人的急於進入兩岸政治對話的急躁情緒,也是善意地回應了馬英九“循序漸進”、“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論點。當然,更是體諒到台灣的政治態勢,包括馬英九的連任顧慮,及民進黨的擅於見縫插針地“尋釁滋事”。

  在內地和香港、澳門的“CEPA”中,也有“聯合指導委員會”之設。但為了減輕台灣方面對“統一”的疑慮,“ECFA”將“CEPA”架構中的“聯合指導委員會”,改為“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亦即去掉了“聯合”二字,並以“合作”取而代之。之所以要避開“聯合”二字,是因為在中英、中葡就香港、澳門前途進行談判並簽署聯合聲明後,都分別設有一個“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和“中葡聯合聯絡小組”,進行香港、澳門政權移交前的各項工作。儘管兩岸“ECFA”的“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與中英、中葡聯合聯絡小組不是同一回事,但“合作”兩字,卻作為兩岸分隔六十年後,終於在經濟領域有了一個“合作”的機構,這比過去海協會和海基會的“隔桌談判”又前進了一大步,是一種新型的協商模式。更重要的是,“經合會”是由兩岸的相關行政機構的官員直接參與,不同於海協、海基會那樣需戴上“白手套”,包括兩岸各相關行政機構的官員分別以海協、海基會的“顧問”身份與會,那就更為直接了。今後兩岸如進入政治對話階段,也同樣可以採用此一模式。 何況。“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和“中葡聯合聯絡小組”是屬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官方機構,而“ECFA”則是在“WTO”架構之下,一個國家內部的不同稅關區之間的類似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合作關係,因而避免使用“聯合聯絡”的詞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