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儒家能成為一種民間信仰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2-03 08:48:17  


 
  然而,一個以代表中國文化甚至中國文明為己任的儒教協會注定是得不到中國政府和各社會階層同意的。不要說中國基督徒、中國佛教徒不會同意由儒教協會來代表,就是認同中國文化的非儒家學者也不會同意由儒教協會來代表。即便對儒家文化信眾本身,這樣一個儒教協會又如何能保證其充分的代表性呢?

  從儒家所賴以存在的社會經濟基礎來看,儒家在當代已沒有可能恢復它一直以來扮演的國家意識形態、人民生活習慣法的角色。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陳寅恪在為王國維之死所寫的著名挽詞中就指出,作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以“三綱六紀”為中心的儒家綱紀理念,由於本身非常抽象,所以不得不依托於實實在在的社會制度(尤其是經濟制度)當中。而從清季道光朝以來,由於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固有的社會經濟制度(即所謂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趨於瓦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以《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一書蜚聲海內外的已故美國著名漢學家列文森,更深刻地分析了儒家走向衰亡的原因:儒家強調整體本位、和諧穩定,注重等級名分,反對專業分工,是一種保守的人文主義,與現代社會強調個人價值、社會競爭、專業分工、科學主義的精神格格不入,它在現代走向衰亡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歷史學家餘英時在《現代儒學的困境》一文中用了一個刺激性的比喻:“儒學死亡之後已成為一個游魂。”這個比喻頗受誤解,實際上,它所針對的是這樣一種情況:當代對於儒學的討論已經沒有生活經驗的內在根據,已經不再與一般人的“日用常行”發生聯繫。然而,從孔子以來,儒家都強調儒學的價值必須在“人倫日用”中實現。儒學在傳統中國社會的確體現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而這一生活方式是依附在一整套的社會結構上面。可是20世紀以來,傳統的社會結構解體了,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今天觀察儒學在中國的實際狀況,恐怕很難說,在大多數中國人的“人倫日用”中依然存在著豐富的儒家價值。因此,如果要繼續以往的傳統,即:儒學在“人倫日用”方面繼續發揮規範的作用,那麼,無法繞開的一個難題就是:怎樣在儒家價值和現代社會結構之間重新建立制度性的聯繫?

  恢復昔日榮光已不可得,那麼,儒家“紆尊降貴”成為民間信仰是否可能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儒家沒有佛教、基督教那樣的專職傳教人員,更要命的是,儒家甚至沒有一個鮮明的教義,其中包括民間信仰必不可少的神祗、彼岸許諾。說到底,儒家跟基督教、佛教根本不在一個層面,從而對後者也無法構成非此即彼的替代威脅。事實上,在中國古代,有那麼多儒者用佛道儀式迎生送死、祈福禳災,在晚明甚至出現很多像徐光啟這樣自願受洗的儒者。

  作為民間信仰,儒家不願亦不能,這誠然是儒家在當代的悲劇,人聲喧嘩的曲阜教堂事件無法扭轉這種悲劇,只不過將這種悲劇放大了。(作者系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