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有關台俄合作製造潛艇的虛虛實實

http://www.CRNTT.com   2011-01-27 08:27:59  


 
  這個報導,並非是“新料”,去年十二月八日《壹週刊》就曾有過類似的報導,但當即遭到“國防部”副部長趙世璋澄清“絕無此事”,海軍司令部也澄清說,採購柴油潛艇是循美國軍售管道獲得,政策從未改變。而這次事隔一個多月後《壹週刊》再爆“舊聞”,並提升到“馬英九同意”的層次,即使是“國防部”和海軍司令部再次澄清,也將無濟於事,除非是馬英九親自出面澄清。但看來放出此消息正是馬英九的本意,即使並非來自其親自授權。因此估計,倘在未來一兩天內馬英九本人未作澄清,事情也就是“八九不離十”了。

  其實,有關的由美國出售技術、台灣自行製造柴油潛艇的政策,不但是馬英九的既定政策,而且也是由陳水扁初定的政策。其背景是台灣曾向美國提出購買潛艇的要求,雖然美國軍火商從生意的角度,十分歡迎,但美國海軍卻有所顧忌。其一、是認為台灣海峽海底較淺,並非是潛艇活動的最佳海域,且很容易被發現;其二、是近年陸續發現美國的先進軍備技術,很快就通過台灣的情報販子被賣到了中國大陸的手中,不利於美國先進軍事技術的保密;其三、是從長遠來說,擔心一旦兩岸實現統一,無論是和平統一還是軍事統一,這些武器就將落到了中共的手中,就像當年北越統一南越時,大批美國先進武器落到了北越的手中,使之能叫囂“已成為世界第三軍事大國”那樣。

  而在台灣方面,受當時在野的國民黨“立委”的制肘,“立法院”難以通過軍購案。其中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蘇起等人認為,不能再當“呆子”,花大價錢購買潛艇,只能是購買技術,在台灣製造。馬英九上台後,出任了“國安會”秘書長的蘇起,更是堅持這一立場。據說,不用直接向美國購買潛艇的方式,而是採取購買技術,由台灣自行製造,除了是可以節省大量金錢之外,也是可以挽救即將倒閉的“台船”。原來,在兩岸經貿大交流之後,台灣地區的幾個國營企業,如“中鋼”、“台糖”、“台肥”以至是“中油”等,都因與中國大陸做生意而賺了個盤滿砵滿,只有“台船”情況特殊,既不能與大陸進行商貿活動,也沒有台灣本地訂單可接,瀕於倒閉。而利用美國技術製造潛艇,就可使“台船”有工可開,而且也可趁機提升“台船”的工藝技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