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在“去房地產化”陣痛中

http://www.CRNTT.com   2011-04-27 08:18:33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訊/中國銀監會劉明康主席上周表示,將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新一輪房貸壓力測試,用以判斷和評估房地產信貸的風險大小,為金融監管部門在銀行業風險管理層面提供決策依據。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金融學院公共經濟管理學院博士溫建寧文章表示,當前加大監控力度,既有提前充足估計問題嚴重性的考量,也有為將來預防和規避可能的風險而積累數據資料的意圖。

  由於忽視了普通民眾購房支付能力不足的現實,在多數地方政府“漲幅不低於GDP增幅”或“掛鈎可支配收入漲幅”的調控目標出台後,社會各方對房地產調控的效果和執行力產生了很大懷疑,銀監會此時宣布新一輪加大強度的壓力測試,讓人自然而然聯想到這應該是“政策、資金、土地”三位一體的協調動作,是針對地方政府認識不到位、執行不力現狀的糾偏和引導措施之一。而在已公布房價控制目標的城市中,西安率先把新建住房價格增長幅度調整為與當年城鎮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相結合,並限定為3.5個百分點之內,則是一個積極信號。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這次壓力測試以靈活審慎為原則,把房價下跌50%納入了測試的重點範圍,並給出了住房成交面積下降等前所未有的假設情形,同時把房價下降區分為輕、中、重三種特殊標準,分別需要測試房價平均下跌30%、利率上調27個基點的輕度情形;房價下跌40%、利率上調54個基點的中度情形;以及房價下跌50%、利率上調108個基點的重度情形。新測試標準遠高於去年5月房貸壓力測試設定的10%、20%和30%,頗耐人尋味,顯示出監管部門對房貸將來面臨的風險損失,對房貸安全性存在的重大隱憂,有了較充分的估計。

  自然,房貸投放量相對巨大和集中的地方,也正是風險高度集中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杭州、南京等七大重點城市,因為住房信貸風險長期累積而被列入房貸高風險地區。而顯著提高風險預警級別,需要通過壓力測試搜集風險承受指標數據,比照房價較大幅度下跌條件進行壓力測試,這將是評估風險暴發對金融體制可能造成衝擊的嚴重性度量,當是銀監會做足風險規避功課的題中應有之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