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日韓自貿區實現的關鍵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08:15:21  


 
  韓國有關方面已經過測算,因在產業鏈上韓國處於中日之間,若日韓實現FTA,韓對日將有很大貿易逆差,而對日貿易逆差可以通過中韓FTA的順差來彌補,因此中日韓實現FTA,對於韓國來說,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能否實現中日韓FTA,關鍵在日本。

  文章認為,當前日本之所以同意“提速”,原因在於國際貿易環境發生了變化。首先中國在國際上的貿易地位已經與提出該倡議的2002年不可同日而語。美國奧巴馬政權“出口倍增”計劃,也讓日本產生“出口市場縮小”的擔憂。與此同時,周邊自貿區建設的速度在加快,韓歐FTA已獲國會批准,韓美FTA完成談判,而日本對這兩個重要的產品最終消費地的FTA建設,至今八字還沒有一撇,日韓在出口項目上有很大的重合性,韓國與主要國家FTA生效後,日本的貿易條件有可能大幅惡化。日本經濟界對政府在推動FTA方面進展緩慢的不滿越來越強烈,推動政府對中日韓FTA改變態度。大陸與台灣的ECFA生效,對日本來說也是一大刺激。當然,“3•11”地震之後,日本經濟受到影響,也是讓日本改變心意的原因之一。

  去年菅直人政權上台後,一直力推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日本想通過參與TPP,曲線實現正面無法推動的日美EPA,起碼在對美貿易條件上與韓國持平。同時TPP的參與條件苛刻,對中國而言門檻太高,日本想通過參與TPP改善貿易條件的同時,與美國實現更緊密的貿易,在戰略上實現對中國的“優勢”。

  對於日本來說,計劃是美好的,但現實環境卻往往並不能讓他們如意。

  去年9月菅直人政權突然表示要參與TPP談判,並誓言要借此推動“第三次開國”,願景可謂宏大。然而遭到農業團體的反對之後,轟轟烈烈的“開國”計劃戛然而止。將來中日韓FTA問題,或許會面臨同樣的困難。因此,中日韓進入談判進程,路可能更為艱險。

  文章指出,之所以在自由貿易問題上始終推進艱難,從根本上說,日本是一個缺乏為未來犧牲現在的意願的國家。實現FTA,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短期內必然是有得有失,特別是農業等低生產率的產業會受到衝擊。參與FTA,短期內是利益的協調問題,即產業界通過自由貿易獲益,而政府通過企業利潤增長帶來的稅收增長來補貼、扶助農業。同時,FTA帶來的競爭,能夠推動農業從分散型的小農業向集約化的大農業發展。對於一個國家的絕大多數產業而言,長期看FTA都能給它們帶來正效應。然而,在轉型過程中,會有農民或者無法參與競爭的企業面臨倒閉或失業,而這會成為自由貿易的最大阻礙,因為對這些個體而言,參與FTA帶來的損失具有絕對性,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日本的農業利益團體在在政治上素來有很大的發言權,無論是自民黨還是民主黨都不敢徹底得罪農協,因此在FTA問題上,農業始終是瓶頸。

  文章最後說, FTA的談判,既是國家間利益的協調過程,也是國內各產業、各利益集團的利益協調過程,領導人的威信在協調過程中,作用舉足輕重。因此,對於中日韓FTA而言,即使進入談判,很可能也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