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蔡英文政治性格 集中三類人特性

http://www.CRNTT.com   2011-09-19 00:32:44  


 
  (二)以純熟的語言技巧躲避政策實質內涵是她最拿手的護身利器。

  上文已經提到蔡英文在這方面的問題,這再從“法律人思維”的角度補充說明。

  蔡英文說,“從法律角度來說,台灣領土歸屬還是未定論”,因此她主張“修憲”,給兩岸現狀一個“法律定義”,但又“沮喪”於“修憲”總會與政治糾葛在一起而難以進行(《蔡英文:更動國土國號未涉改變現狀》,台《自由時報》2005年1月16日)。蔡英文自限於法律上的推論,寄望從國際法中找到兩岸關係的突破口,就像一個技法純熟的畫師,會在他的畫布上不自覺地玩弄繪畫技巧,而難以突破其既有畫風一樣,法律人思維作為政治領導人的缺陷,由此也可見一斑。

  但是陳文茜卻一語點破了蔡英文的語言功夫。媒體指出,“許多立委之所以辯不過蔡英文,倒不真的是口才不行,而是在用語的精准上不如她:辭彙上一被蔡英文抓到辮子,氣勢就先差她一截”(《公投辯論壓軸秀蔡英文山頂野豹蓄勢待發》,台《中時晚報》2004年3月14日),“蔡英文慣於利用對業務的熟悉度,在嘴巴上吃立委的豆腐,喜歡耍嘴皮,根本沒有政策內容或是政策溝通”(台《聯合報》2004年2月26日《陳文茜:蔡英文只會耍嘴皮》)。聯想到蔡英文面對媒體時,無論是回答自己的“國家認同”、兩岸關係定位還是政策內涵屢屢施展彎彎繞的“廢話神功”,恰是異曲同工。2001年陳水扁提出“統合論”時,她避開媒體不斷追問的“統合論”的實質內涵,只以“善意”和“彈性”來解釋,要大家“注意整體善意立場的表達,不要作針對性的比較”(《陸委會彈性解讀統合說》,《中央日報》2001年1月20日)。她的意思是什麼?以蔡英文的立場,她是不會認同“統合論”的,但是與扁溝通後,說出上述這樣一番話,說明她瞭解、認同了扁的策略,“統和論”並非出自真正的誠意,也就沒有什麼善意可言,留下的只是操作的“彈性”,即真正想要的是“統合”這個詞所帶來的表面善意而已,換言之,就是欺騙,這樣的“統合論”哪裡會有什麼實質內涵!這她能明說嗎?不玩文字遊戲行嗎?參選“總統”,她認為中間選民是決勝關鍵,因此,對外界質疑她的“兩國論”立場不也是模糊以對嗎?“兩國論”可以不提,但事實存在(《蔡英文的兩岸觀》,台《民眾日報》2000年5月12日),只能做,不能說!非要說,只能文字遊戲一番了,否則中間選民的票還要得到嗎?此外,還有諸如“九二共識”可以“用”,但僅作“表述”之用;“一中問題”可以“處理”,但“要經過討論再定”(《蔡英文:兩岸從無一種共識》,台《自由時報》2000年6月29日)等等說法,處處虛晃一槍,處處耍盡心機,玩文字遊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