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2012,“普京大帝”歸來

http://www.CRNTT.com   2011-09-30 10:11:01  


  中評社北京9月30日訊/人們看俄羅斯政壇就如同看一個俄羅斯套娃,外面是鮑里斯.葉利欽(BorisYeltsin),然後是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Putin),再打開可以看到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DmitryMedvedev),然後又是普京……

  9月24日,俄羅斯總理普京在他自己的政黨“統一俄羅斯黨”代表大會上宣布將參加明年的總統角逐;在同一場合,現任總統梅德韋傑夫表示他支持普京的決定。普京的回報則是當選後將由梅德韋傑夫接替自己的總理一職。

  這一情形與2008年很相似,只不過那次普京由總統變總理。

  11000名該黨成員為這一結果歡呼雀躍,他們大部分是普京的“粉絲”,數年來關於梅普關係的各種猜疑和議論也被暫時畫上句號。由於唯一的挑戰者梅德韋傑夫被“招安”,普京的當選幾乎沒有懸念。如果他願意的話,按照俄羅斯法律他還可以連任兩屆12年直到2024年。如此之長的執政時間,已可以媲美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

梅普被誤讀?

  “我想直接說,這個關於應該做什麼及我們應該怎麼做的協議,我們很早以前就達成了,好幾年前。”普京關於梅普關係的表態無疑是對許多政治分析的一次冷嘲。2008年,律師出身的梅德韋傑夫就任總統,讓西方燃起了各種希望,包括商業環境的改善、外交的協調主義和政治制度的改革。

  “其實這並不意外,畢竟即便梅德韋傑夫擔當總統期間,普京始終在牢牢把握著俄羅斯的權力之舵。外界吃驚的並不是普京回歸本身,而是梅德韋傑夫如此爽快地棄權,使得原本期待的‘2012梅普對決’落空。”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成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一些西方政治家本希望梅德韋傑夫能夠成為普京主導的‘鐵腕政府’的一個制衡因素。”維基解密曾經公布的一系列美國國務院電報中,華盛頓官員這樣描述普京政府,“據接近普京的人說,華盛頓對梅德韋傑夫傾注的關注讓人覺得身為總理的普京受到了冷落。”

  美國《紐約時報》調侃:“梅德韋傑夫的總統任期,以及伴隨到最後的他和普京的緊張關係,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出精心策劃並且戲弄全世界已久的肥皂劇。”

  “如果因為現在的結果而只談梅普的一體性,忽視過往兩年來雙方在治國理念上的歧見,恐怕很難深入分析俄羅斯政治的實質問題。相對於強硬的普京而言,更年輕、秉持更自由立場的梅德韋傑夫一向被西方視為更好打交道的對象,因此他們更願意相信梅普矛盾重重且漸行漸遠的‘幻象’。當普京回歸已成定局時,梅普過去的緊張關係原來都是‘人為策劃的政治鬧劇’就成了西方自嘲的主流話語。”楊成認為。

  在梅德韋傑夫時代,俄羅斯的變化遠沒有想象中大。政府在國家經濟上、特別是在關鍵的油氣開採業內發揮著比10年前更大的作用。對外上,剛柔兼濟的“雙頭鷹”風格依然帶著鋒利的內涵,不久前俄轟炸機剛剛逼近了日本,示威之意不言而喻。

  梅普的“將相和”會給俄羅斯帶來一種潛在性的好處,那就是穩定。這種穩定性可能是投資者喜愛的。但是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那種穩定性將集中在這樣一批俄羅斯政治領導人身上。過去10年已經證明,這些領導人無力實現俄羅斯迫切需要的改革。

  “如果一切都如普京所言,一切都是按計劃實行的。我們只能將‘最佳導演’的稱號送給普京,而最佳男演員非梅德韋傑夫莫屬。或許除了兩位當事人及其側近能說得清四年來克里姆林宮政治運作的路線圖外,其他人都無法準確把握個中細節與奧妙。”楊成總結,“但從公開信息看,事實可能要比我們想象的更複雜。我認為,最可能的場景是,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宮的進程中俄羅斯政治精英經過了重重博弈並最終達成了妥協。換言之,梅普的分歧確實存在,更準確地說,其背後的利益集團的分歧和矛盾確實存在。梅普二人確實已經完成了利益交換。或更準確地說,同樣有志於連任總統的梅德韋傑夫在強勢普京面前最終不得不達成這樣的政治協議。他既沒有得到絕大多數政治精英的支持,也未能贏得權力黨的扶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