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怎看印度、越南聯手開發南海石油

http://www.CRNTT.com   2011-10-15 08:14:11  


 
  重要目的:對中國在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影響還以顔色,印度也將越南視為遏制中國好砝碼

  南亞: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良好關係一直為印度所忌。在尼泊爾,中印兩國也屢屢有較量,甚至出現過好幾次間諜風波。印度外交官巴德拉庫馬爾大使指出,印度參與南海石油開發的焦點絕不是能源安全或者是國際法,而是中國、巴基斯坦、印度三角關係的另一個翻版,是為了形成中國、越南、印度之間的新三角關係。由於越南與中國之間存在南海爭端,就使得越南成為了印度遏制中國的最好選擇。

  印度洋:今年7月19日,國際海底管理局理事會核准了中國大洋協會提出的多金屬硫化物礦區申請,使得中國在西南印度洋國際海底區域獲得了1萬平方公里的專屬勘探區,並在未來享有優先開採權。這讓印度很不滿。並且,中國和地處印度洋和太平洋交匯處的東帝汶等國的關係在不斷加強。印度方面對此很擔憂,印度海軍消息人士表示:“中國將來會將重點從南海轉向印度洋。為防備這一點,印度需要先下手為強”。南海爭端升級後,印度某戰略家在印度主流媒體上呼籲印度要抓住機遇,及時向爭議海域派遣印度艦隊,和所有與中國有爭議的國家立即開展緊密合作,以實現印度在南海的存在長期化甚至永久化。這位印度戰略家認為,此次南海爭端對印度是天賜良機,如果印度借此實現了上述目標,將對中國未來挺進印度洋構成最大制約。印度的理論是印度洋固然不是印度的洋,但南中國海也不是中國的海。 

  總之,因為歷史原因,印度隊中國一直頗為顧忌,而中國在被印度視為勢力範圍的地區影響力的加強,也當然讓印度心懷忌憚,想辦法還以顔色,牽制中國。而東盟諸國也樂觀其成,想要利用印度來制衡。這些國家還都在增強各自的軍事實力,自2000年以來,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進口武器總額分別增長了84%、146%和722%。
 
  不過,印度和中國爆發正面衝突的可能性很小

  印度共有700多個大小土邦,印度歷史上只有過三次統一。在1950年憲法中廢除土邦之後,印度才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國家。但種姓、宗教、民族和階級的對立與衝突仍在撕裂這個國家。印度的統一既然難得,今後維持統一也不容易。印度已經有了快速發展的經濟,但在今後數十年內仍然是相對貧困的人口占大多數。同時,中國在國內也面臨許多挑戰。兩國都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國內。這是中印缺少衝突動力的一大原因。

  另一方面,中、印之間的雙邊貿易往來很頻繁,今年有望實現600億美元的貿易額,在經濟利益之下,雙方也不會輕易爆發衝突。
 
  如今,南海的水越攪越混,介入的國家也越來越多。正應了一些政治家的判斷——21世紀制海權比陸權還重要,南海則是未來衝突的中心。(來源:2011-10-15 騰訊評論今日話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