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明年政策順序與投資需求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1-11-16 08:39:08  


  中評社北京11月16日訊/近三年來,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經濟基本面已經改變。雖然國際社會求和平、謀發展的大趨勢沒有逆轉,但由於全球性經濟結構調整已經進入寬幅振蕩階段。上海證券報發表該報首席編輯亞夫文章表示,現在看,明年的政策走向應在“調結構、轉方式”的大戰略下,按照“保增長、增就業、顧民生、促消費”的順序來展開。在此過程中,未來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都將發生新的變化。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需要改變思路,要在存量上做文章,引導民間投資開辟出一條新路來。

  文章分析,首先看“保增長”,這不僅是中國領導人對世界的呼籲,也是國際社會和中國經濟走出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的必由之路。例如,在稍早之前的G20峰會上,中國領導人提出,確保強勁增長是首要的,保增長、促穩定是本次G20峰會的當務之急。而在APEC峰會上,中國領導人再次提出,要努力實現強勁增長。

  為什麼要這樣強調“保增長、促穩定”呢?很顯然,自本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發達經濟體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相反,現在是矛盾集中爆發期。而新興經濟體也不能獨善其身,正受到來自發達經濟體的外需萎縮和通脹的壓迫。因此,經濟矛盾和社會矛盾都趨於尖銳。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通過增長才能緩解矛盾,而一旦經濟停滯,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就和第二個政策目標“增就業”直接有關了。從歐元區最近出現的騷亂和風靡世界的“占領華爾街”運動看,在發達國家現在有許多公眾提出的第一訴求是“要工作”。由於一些發達經濟體存在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因此就業矛盾非常突出。同樣,在新興經濟體,比如在中國,就業問題也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適當的投資增速來保障工作機會,這個問題也會成為社會焦點。

  比如,最近有一些鐵路建設項目出現了資金困難,拖欠了農民工工資。此事已經引起各方關注。而相關建設項目如果都停下來,同時由於房地產調控又處在關鍵期,除保障房建設之外,新增房地產投資已進入下降通道。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就顯得更為敏感,而提出“保增長”的目標之一就是為了“增就業”。這非常重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