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你有TPP 我有中日韓自貿區

http://www.CRNTT.com   2011-11-30 08:54:57  


 
  2009年10月,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北京會晤中達成共識,將已經進行了7年的三國間自貿區可行性學術研究提升為官產學聯合研究。從2010年5月開始,中日韓自貿區的官產學聯合研究至今已經進行了六輪。在這個過程中,中日雙方的一些利益分歧也表現出來。作為一個投資大國,日本對中日韓投資協定的態度更為積極,希望中日韓之間的自由投資領先於自由貿易。而中國對投資協定的興趣並沒有日本這麼大,而是希望將該協定放到三國自貿區談判中,以作為謀求日本在貿易問題上讓步的籌碼。

  文章認為,東亞是目前世界上區域經濟外交角逐最為複雜的地區。中國、美國、日本和東盟等多個戰略棋手一直長期角力於此,而近年來,隨著印度、澳大利亞甚至俄羅斯的介入,該地區的經濟外交格局進一步呈現複雜化態勢。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在全球層面的經濟外交取得了重大進展,主要體現在中國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影響力和發言權日益增大。但在區域層面,中國的東亞經濟外交鮮有新的建樹,更多地是在收獲之前已經種下的果實。

  在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雙重打擊下,歐美等傳統發達經濟體市場容量難以繼續快速擴張,結束全球層面的多哈回合談判更是遙遙無期,中國亟須調整貿易戰略,將更多關注點落腳於區域和周邊層面,而積極推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展開,則是這種戰略調整的關鍵一環。

  文章指出,作為世界上經濟最為活躍的板塊,東北亞地區至今也沒有形成一個自貿區,這是全球經濟地區主義浪潮中的一個反常案例。中、日、韓三國GDP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占全球的18%以上。但三國間貿易額僅占三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1%左右,可見三國具有很大的貿易增長空間。

  東亞十三國不能攜手建立一個整體的自貿區,而是在經過了各種分化組合之後,形成了各種錯綜複雜的小型自貿區,比如中日韓3國各自都與東盟國家簽有自貿區協定,這是東亞經濟合作的次優選擇,也是東亞經濟地區主義的悲哀。它使得東亞經濟合作很容易被區外大國所幹擾和利用。

  文章最後說,作為東亞3個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即將艱難起步,這是對世界區域化大勢的遲到的回應。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