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石之瑜:選舉摧毀台灣的社會客觀

http://www.CRNTT.com   2012-01-09 08:56:42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石之瑜
  中評社北京1月9日訊/選舉期間的台灣已經沒有社會事實可言?那是不是2012年的選後,對社會事實的認知還是會恢復?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石之瑜的文章“選舉摧毀台灣的社會客觀”,內容如下:

  台灣每逢選舉,雙方互舉各種事例相互攻訐,以致於支持者對於同一件事有南轅北轍的理解。加上電視上朝野名嘴各據一方,對於社會上怎麼有年輕人會相信對方的話,均大表不解,進而感嘆台灣教育失敗。

  選舉期間的台灣,已經沒有社會事實可言。意即,社會上對於任何公共事務,沒有可以彼此溝通的事實基礎。是不是只有選舉期間如此呢?還是離開選舉之後,仍然有可能在某種共享的事實認知上,進行互動合作?

  2012年選舉的情況似乎變本加厲,所摧毀共享的社會事實無所不在,有候選人甚至公然以此為傲。不過根據過去經驗,多數候選人到了選後還是假定,社會上有事實,也應該講事實,充其量表現成只有自己說的是實話,而對方說的是謊話。那是不是2012年的選後,對社會事實的認知還是會恢復?

2012年是轉捩點

  所謂社會事實,就是社會上大多數人共同認知所發生的事實。社會事實受到社會文化所影響,因此社會上大多數人會共同關心某些事,對這些事的看法有某些共同的角度,以及某種共同的評價標準。

  2012年選舉較之前不同之處在於,過去台灣社會對於用什麼角度看問題,如何評價,固然有不同,但是對於發生了什麼事,都有共同的意願、信仰、興趣進行客觀的理解,而在2012年選舉過程中,對於發生了什麼事,不但沒有共同的認知,甚至,還出現刻意摧毀社會事實的作風。對於所謂客觀證據的探究,已不再是社會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