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胡德平:社會主義中國的憲政課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1-10 09:49:25  


 
  我認為兩論無產階級專政文章的內部邏輯是有矛盾的,只用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總結斯大林同志的功過和匈牙利事件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要說兩篇文章,哪篇更易讓人接受,還是第一篇文章讓人更好理解。其實一論、再論兩篇文章在闡述無產階級專政的問題上,已經有了一些極寶貴的、不斷探索、前進的真理火花,如兩論對兩類矛盾、民主和法制、制度建設等課題的提出,都是解決社會主義國家內部問題、治國理政的重要思路。這些命題都可以作為無產階級繼續發展的新內容,新形式,而且能無限發展下去,變為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

  一論已發表半年多後,再論即將發表,孫中山先生的生日——11月12日,恰好正處在這個階段。毛澤東決定要有相當的表示,所以他寫了《紀念孫中山先生》這篇文章。他的這篇文章,相當精煉,氣魄很大,目光直擊四十五年後,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他在文中寫道:“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貢獻。而這種貢獻,在一個長時期內,則是太少了。這使我們感到慚愧。”這話不為不重,不失為中國今後努力的方向。這是一個真正馬克思主義的黨的榮辱觀。

  但一個階級鬥爭論者為何要提為“人類”做貢獻呢?我認為毛澤東要寫孫先生,總要寫辛亥革命、建立民國吧,總要和孫先生一生“天下為公”、“博愛”、“和平、民主、救中國”的思想相聯繫吧。這些是否和人類,人類未來的歸宿有關呢?當然有關,所以毛澤東才有這麼一篇氣勢宏偉的內心獨白吐露問世。

  還是一個老問題,“人類”一語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吻合嗎?毛澤東當時認為一點也不矛盾。他在建國前夕,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八周年,寫的“論人民民主專政”就公開聲明:人到老年就要死亡,一切作為階級鬥爭的工具,如政黨、國家都要隨著階級的消滅逐步衰亡,從而“走到更高級的人類社會”。兩論文中的最終結論也是“消滅階級”,“人類最後總是要走到光明目的地”。毛澤東在強調匈牙利事件的階級鬥爭,共運中的專政經驗時,可能也認為借孫中山先生生日之機,談一下“革命的民主派”、“辛亥革命”,中共是孫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為“人類”做貢獻是大有益處的。因為其後,毛澤東將要發動全黨全民的整風運動,把諸如“波匈事件”消極因素及時化解。在今天的人看來,事情未必這麼美好,有人認為這純粹是“引蛇出洞”。總之1956年可能是個希望之年,也可能是中國形勢的逆轉之年。說明該年發展趨勢的客觀事實是1957年、1959年、1966年。

  今年《炎黃春秋》第十一期有篇文章,值得認真閱讀。它是一篇研究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道主義,人類未來命運的文章。文章說,恩格斯在1886年為美國版《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所寫的附錄、1892年《英國工人階級狀況》英國版導言裡和1892年《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德文中都講了這樣一段話:“幾乎用不著指出,本書在哲學、經濟和政治方面的總的理論觀點,和我現在的觀點決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本書,特別是在末尾,很強調這樣一個論點:共產主義不是一種單純的工人階級的黨派性學說,而是一種最終目的在於把連同資本家在內的整個社會從現存關係的狹小範圍裡解放出來的理論。這在抽象的意義上是正確的,然而在實踐中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僅不是無益的,甚至還要更壞。只要有產階級不但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還全力反對工人階級的自我解放,工人階級就應當單獨地準備和實現社會革命。1789年的法國資產者也曾宣稱資產階級的解放就是全人類的解放;但是貴族和僧侶們不肯同意,這一論斷——雖然當時它對封建主義來說是一個無可辯駁的抽象的歷史真理——很快就變成了一句純粹是自作多情的空話而在革命鬥爭的火焰中煙消雲散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23—424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