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羅天昊:美國為什麼不會衰落

http://www.CRNTT.com   2012-02-23 14:58:19  


長江商學院原高級研究員 羅天昊(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2月20日訊/和訊網日前登載學者羅天昊的文章“美國為什麼不會衰落”,作者認為,美國與當年的衰落時期的霸主西班牙、英國有巨大的不同,這是美國能夠仍然維持世界霸主的根源。詳論如下:

  大洋彼岸,泛起波瀾。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剛在一天前結束。這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國家領導人首次訪美,由此,引起了很多猜想。

  在本次金融危機中,對比美國及歐洲各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與動蕩,中國經濟尚能維持遠較世界平均水平為高的增長,使中國的國內民族情緒高漲,普遍產生了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未來霸主的幻覺。

  在中國了望未來的時候,我們卻發現,美國,仍然站立在高山之顛。

  自世界步於近代和現代以來,曾經誕生的世界性霸主有西班牙、英國、美國。而此前兩大霸主,都已經日落西山,其衰亡歷史,很容易使人聯繫到目前的美國,於是,華爾街危機稍起,美國衰亡論便甚囂塵上。

  未來的美國,是逐步衰落,還是走出困境,仍然占據世界舞台的中心?  

  美國會象西班牙和英國一樣衰落嗎?

  無不死之人,無不衰之國。

  曾經的世界霸主荷蘭和英國的相繼崛起於衰落,令人嗟嘆,而當今美國遭遇挫折,是否也意味著其衰落的開始?

  荷蘭,西班牙與英國曾經的衰落,很大原因,是因為其母體與海外殖民地之間,存在嚴重的結構性矛盾。以西班牙為例,其16世紀鼎盛時期,殖民勢力範圍遍及歐、美、非、亞四大洲。

  但是在西班牙本土,各種奢侈品消費興盛,製造業等實體經濟日益萎縮,英國、法國、荷蘭的加工業占領了西班牙國內和殖民地的市場。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敗。由於母體經濟的殘缺,西班牙國內經濟缺少自我調整能力,其海外殖民地或獨立建國,或被新起帝國侵吞,西班牙從此一蹶不振,最終被英國取代了霸主地位。

  英國的衰落過程與此類似,持續兩個多世紀成為世界霸主之後,英國本土的工業,也日益空心化,金融等高利潤行業,才是本土商人熱衷的事情,隨著法國,德國、美國,乃至後來的日本和俄羅斯均逐步進入現代國家行列之後,英國的世界工廠地位的惟我獨尊地位逐步被打破,在一戰和二戰之後,英國對於海外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此前依靠海外資源掠奪的優勢幾乎蕩然無存;英國也由此衰落。

  但是,當今的美國,與西班牙、英國卻大為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