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宰賢:中國人對韓國的三大誤解

http://www.CRNTT.com   2012-03-01 12:16:18  


  中評社北京3月1日訊/“中國人對周邊國家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不夠充分,這導致他們不想認定鄰國文化的獨立性。而韓國作為小國,比較容易感到文化獨立性的危機,有時以過多的民族主義形式表現出來。在我看來,這些因素導致中韓兩國相互的誤解。”韓國籍留學生金宰賢日前撰文“中國人對韓國的三大誤解”:

  遠親不如近鄰。不過有時正因為是近鄰,也時常會產生不必要的誤解。我在與中國朋友交流的當中,能直接或間接感受到中國人對韓國的種種誤解。我想坦率地講述一下我對這些誤解的看法。中國朋友們也許同意我的看法,也許有不同的理解。不過我相信這篇文章可以增進他們對韓國人的想法的了解。

韓國以前是中國的附屬國

  或許,與其說這是誤解,不如說是分歧。我之前並沒有注意到這點,因為沒有中國朋友跟我提過這個想法。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認為這只不過是少數意見而已。後來通過接觸各種媒體,我發現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這讓我感到很意外。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沒有任何一個韓國人是這麼認為的。

  一般來講,附屬國雖然在名義上擁有主權,但實際在政治、經濟和外交等方面都依賴於宗主國。中國人認為韓國歷史上是中國的附屬國的兩大根據是“册封”和“朝貢”。但在以前的東亞,册封和朝貢是維持中國和周邊國家友好關係的一種紐帶,並不意味著宗主國和附屬國的實際關係。

  朝鮮王朝每次新國王即將就任時,都會向中國派遣使臣,申請册封,而中國從未干涉過朝鮮半島的內政。當然,元朝是個例外。它打敗高麗王朝後册封了七位國王(1274年至1351年),還讓他們都成為元朝的駙馬。並且,元以征服日本為由在高麗設置了征東行省,之後處處干涉高麗的內政。這期間,高麗的確算是元朝的附屬國。

  這裡所謂的“朝貢”是從古代至近代時中國的周邊各國向中國進貢。作為亞洲的超級大國,中國總是以薄來厚往為原則對待周邊各國。每次進貢時,使臣都被中國給予了大量的賞賜。可以說朝貢是東亞國家之間的一種貿易模式。總是進貢的國家會得到比朝貢物品多幾倍的賞賜,這使得他們樂於來中國朝貢,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嚴格地限制朝貢次數。這還是從中國引進先進文化的一個好機會。中國也通過朝貢證明了中國在亞洲的中心地位,同時在國內樹立了大國形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