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孫興傑:朝鮮行為的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12-04-09 10:34:21  


 
權力資源的錯配

  國家是一種權力的容器,而這個容器中暴力慢慢退隱幕後,用安東尼.吉登斯的話來說,就是實現了國家內部的綏靖,以致於壟斷暴力工具通常僅是統治者用以維持其“統治”的間接資源。國家是一種由軍事、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四種不同權力資源組合而成的網絡,權力資源的不同配置決定了國家的結構與功能。

  如果把國家比作一個圖釘的話,經濟與意識形態這兩種彌散性的權力資源應該集中於釘帽的位置,而政治權力屬於中協調性的權力,應該處於釘軸;而軍事權力是一種即時性、強制性的權力處於釘針的位置。這樣的國家權力結構能夠保持均衡與穩定,比較成熟的國家權力結構大抵如此。

  朝鮮國家中的權力面臨著錯配與畸變,經濟權力處於弱勢,而軍事與意識形態權力無序膨脹,政治協調功能萎縮。金正日執政期間,“先軍政治”使得軍人集團快速崛起,國防委員會取代勞動黨成為國家最高權力結構,政黨政治讓位於軍人政治。朝鮮核試驗、軍事演習等一些具有挑釁性的行為背後是軍人集團的膨脹,大量的資源被鎖定於軍事領域。

  政治權力為意識形態動員所挾持,政治本是妥協、博弈的過程,“是件用力而緩慢穿透硬木板的工作”,並沒有對錯之分,而意識形態則以真理的名義實施壓制,消除異己聲音。

  現代國家中市場網絡是一種基礎性、彌散性與滲透性的權力,是財富的組織、生產的過程,沒有市場體系的運轉,國家便失去了物質的基石。朝鮮之所以依賴於中國、美國的外部援助,根源在於市場的不發達,財富創造能力有限,而軍事機器膨脹汲取了過量的資源,造成國家財富的衰竭。如果沒有外部援助,朝鮮既有的權力網絡便難以為繼,以核武器來訛詐大國,換取食品、能源,是朝鮮國家權力資源錯配與畸變的必然結果。

  唯有矯正朝鮮國家權力資源的錯配,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朝鮮種種非理性行為,消除朝鮮“牽制”大國的動機,拆除東北亞地區安全危機的引信。

  作者系日本亞太政經調研中心海外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