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圍繞朝鮮衛星博弈的三方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2-04-13 08:11:03  


  
  聯合國1874號決議有關禁止“朝鮮進行一切應用彈道導彈技術的發射活動”的內容,是美日韓聯手反制朝鮮衛星發射的主要依據。雖然運載火箭與遠程彈道導彈沒有明確的技術分界,但“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並未限制朝鮮發射和平衛星的努力。因此,如果按照朝方目前公布的朝南發射火箭,其飛行軌跡避開日韓領土的計劃成功實施,日本與美國的欄截舉動將無法進行。那樣一來,美日韓的強硬將會以無可奈何的結局收場。 
 
  當然,博弈的三方各有盤算,這是客觀的。不論朝鮮發射衛星的結局如何,各方力爭的背後隱藏的戰略利益其意義不可否認。 
 
  首先,在朝鮮方面,無論最終衛星發射成功與否,都能使其在遠程火箭的開發研究中邁出堅實的一步。根據過去十多年來的經驗,朝鮮已多次進行試射彈道導彈及發射衛星試驗,其中儘管有多次試驗未獲成功,但其彈道導彈技術確是一次次取得了進步。朝鮮已基本掌握了兩級火箭的分離技術,此次只要第三級火箭點火,有專家認為即足以證明其火箭能飛行超出7000公里之外,足以飛越美洲大陸上空。美國雖已向太平洋部署了最尖端的海上移動雷達系統,但攔截黃海及東海上空的前兩級火箭及第三級火箭飛行,均不太可能進行。而日本,受到朝鮮嚴厲的“戰爭行為”警告後,只能出動先進戰艦嚴密監視和跟蹤發射。多數專家認為日本不敢貿然實行攔截,屆時將望洋興嘆一場。 
 
  其次是美日韓方面。目前情況看來,三國在朝鮮衛星發射前均有緊鑼密鼓的部署,但實際攔截而則多屬虛張聲勢。然而也有其實在意義,主要在於兩點:一是從軍事上觀測朝鮮火箭發射技術的實力;二是在政治層面上,受美國西太平洋戰略推動的影響,美日、美韓同盟,甚至韓日同盟將獲得一次實戰協同行動的難得的演練機會。這樣的美日韓三國協同行動,其針對性超出單獨針對朝鮮。長期以來,美國夢寐以求的戰略,是調動日本等中國周邊的國家遏制中國。美國多次以朝鮮為油頭搧動韓國加入日韓聯盟,但兩國因為歷史宿怨揮之不去,日本也許有利用與韓國結盟對抗中朝的妄想,但韓國難以接受,一向虛與委蛇,成為美國的一塊心病。此次美國如果能夠力推韓日同盟成型或至少實際演練,則美國實現西太平洋戰略的信心大為加強。此外,美國抓住朝鮮衛星發射亊件的機會部署西太平洋圍繞中國的反導系統,也是其借題發揮、小題大作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