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薛理泰:為何朝鮮堅持要發射衛星?

http://www.CRNTT.com   2012-04-13 09:05:46  


 
  對於朝鮮發射衛星,中國政府一仍舊貫,要求各方冷靜對待,亦即通過外交途徑來緩解局勢。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羅照輝11日表示,沒有聽說有中國專家應邀前往朝鮮觀摩衛星發射。中國專家拒赴朝鮮觀摩,或許預示中國在安理會討論制裁朝鮮時的立場不會與其他相關國家有天淵之別。

  《勞動新聞》曾經將核和衛星發射所需的遠程導彈技術列為已故領袖金正日留下的三大革命遺產的首條。11日,朝鮮勞動黨第四次代表會議“遵照金正日的遺訓”,推舉金正恩為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體現“朝鮮軍隊和人民在金正恩領導下堅守金正日的革命業績”。由此可見,平壤是不可能在遠程導彈問題上作出讓步的,而金正恩在朝鮮的地位在近期內也是無人可以挑戰的。

  金正恩不足30歲,從亡父手中接班僅幾個月,就在東北亞放了這麼“一把大火”,映射其人的行事風格。此人確實不簡單。

  在2月底朝、美達成“停核換糧”的約定同朝鮮發射衛星的關聯上,疑點不少:

  去年12月15日,朝鮮即向美國通報了衛星發射計劃。朝方在雙邊會談中聲明,暫停遠程導彈試射不包括衛星發射。美方明瞭朝鮮拒絕接受美方的意見,卻仍然同朝方達成了約定。此其一。

  過去美方堅持“利用遠程導彈技術的任何種類的試射”的說法。這次美方卻忽略了“任何種類”的字眼。此其二。

  2月底朝、美會談剛結束,平壤又宣布要發射衛星。國際社會認為平壤反覆無常,不但24萬噸營養食品的美援成為夢幻泡影,反而面臨的新一輪的制裁。今後美方同朝方打交道時,自必引以為戒,更加嚴苛。平壤何苦枉作小人呢?此其三。

  從平壤在朝核問題上的一貫做法的角度來衡量,向來平壤凡事謀定而動,這次在衛星發射問題上,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卻是平壤出爾反爾,重演故伎。玩味一下平壤的做法,其中必有若干不足為外人道的緣由。這確實耐人尋味。

平壤鐵了心要建設核導彈部隊

  筆者認為,平壤研製戰略武器,是既定國策。幾十年以來,朝鮮國小民貧,卻孜孜矻矻,傾舉國之力,鍥而不舍,其核武器研製的進程呈現一貫性,有時可以表現為迂回曲折,宗旨卻始終不受干擾。既是國策所定,除非受到強大外力的抵制,不會輕易改變。強大外力體現為夠重的大棒和夠多的胡蘿蔔。當前,既然國際社會無力祭起夠重的大棒,又無從提供夠多的胡蘿蔔,則平壤只有按照慣性,沿著既定的路線走下去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