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論:順潮流 中日韓自貿區的戰略覬覦

http://www.CRNTT.com   2012-06-12 00:46:28  


  
  儘管彼此間經濟結構的高比例互補有利於產生合作的可能,但同時也增加了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風險,換句話說,這些國家必須在短期的經濟效益與中長期的戰略發展之間做出取舍,甚至放棄一些關乎國家重大利益的戰略性產業。由此,經濟實力與產業結構水平的差距過大就造成參與國之間合作底線始終難以實現完美的平衡與統一。 

  另一方面,TPP的設計框架中包含了零關稅化、勞工標準、環境標準等繁雜的規定,而且,部分規定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有欠考慮,造成TPP的可行性、適用性受到廣泛質疑。與其相比,中日韓三國均為重要的經濟強國,三者在貿易與經濟之間的實際差距相對較小,較易達成一定範圍內的經濟合作。而且,以內容樸實的自貿協定作為三國經濟合作的落腳點,相比於TPP而言,來得更為合理、實際、具體,同時在推動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功能上,體現出“量體裁衣”的理想效果。 

  但是,不可否認,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同樣面臨挑戰。當前,中韓自貿區的談判已經啟動。與其相比,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啟動速度顯得稍許遲疑,二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溫度差”,主要的矛盾仍停留在政治層面的思想齟齬。因此,摒棄舊有的保守主義觀念、促發國內改革思想的深化與發展,依然是中日韓三國共同實現自貿區建設的第一步。 

  (作者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艾伯特學者陳友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