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聽嚴校長講“收條子”的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12-11-20 14:53:29  


 
  每年的5月底到6月初,各地教委就開始發布幼升小的招生信息。各大名校會設置一個“關係戶指標”,規定其數量的上限,這遠遠不夠用。

  老嚴所在的小學每年招生400人左右,他們的關係戶指標上限是46個,而爭搶這幾十個名額的關係戶,有1000來個。這1000多人,都有“條子”。

  它們形式各異:有的就是一張順手撕下,印著單位名稱的信紙,直接用筆寫著領導們的字跡;有的則是裝在信封裡,捂得密不透風、嚴嚴實實;有的是用油墨打印出來的,看著更像是上級單位下發的通知文件;還有一些,是手機短信或電子郵件,甚至是一個突然的電話……

  拿到了這些條子,你就獲得了參與競爭的機會,去爭取成為擇校生的資格。

  擇校生需要交擇校費,但在這場競爭中,錢根本不重要——能掏錢的人太多了。

  條子背的硬實力,成了最管用的通行證。 

局中局

  與條子如影隨形的,是飯局。

  主動張羅的,一般是上級領導或者老嚴的朋友。這裡面的水“不比官場飯局的淺”。無論你找哪個部門領導的關係,官位再大,最終的條子,也得落實到教育系統的官員來出面辦事。

  “老嚴啊,好久不見了,過來吃個飯吧。”教育局或系統內的領導會這樣通知他。

  飯店一般都是當地最好的,桌上擺滿了最貴的酒菜。到場的除了領導,肯定還會有一個“領導的好朋友”。開場白基本上是“都是我的朋友,介紹你們認識一下”。觥籌交錯之間,是很少說“正事兒”的。到了飯局結束的時候,聊得差不多了,領導會或嚴肅或幽默地點上一句:“最近學校的學位緊不緊張啊,如果有空餘,他(領導朋友)的孩子,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考慮啊。”當然,還會補上一句:“如果實在緊張,不要有思想壓力,就得按原則辦!”

  這句話,老嚴聽過無數遍,但“怎麼辦”,差異可就大了。“領導都很精明的,不會留下話柄。”飯局後,領導一般會打個電話過來。如果電話那頭一再強掉“不能違反原則”,那這個事兒就可以暫時放下了。如果最後一句是“得認真處理啊”,那這事兒就得抓緊辦了。

  甚至不用事後聯絡,飯局上的一舉一動就可以作出判斷了。

  如果領導對他的朋友非常熱情,不斷敬酒夾菜,而且神態恭敬,那就是很重要的朋友。說到“正事兒”的時候,老嚴會直接掏出小本子,當面記下來,以示重視。

  如果領導說話雖然客氣,卻表現得不是很親熱,說話打著官腔,菜也沒動幾口,那這個飯局僅僅就是應付差事的“面子工程”。老嚴就會苦著臉十分為難地告知:“哎呀,現在學位已經滿了,我也很難辦啊……”

  有的領導很忙,吃到一半的時候就得提前退席了。走之前他一定會再囑咐上兩句,比如“做出這麼多貢獻的納稅人,一定要想想辦法”。但深諳察言觀色之道的老嚴,基本上心裡有數,知道“該按著什麼規格辦”了。

  如果領導一上桌就開門見山,直接說“正事兒”,那不僅說明這是自己人,而且很可能是比“領導還有面子”的朋友——事情就得馬不停蹄地辦了。

  老嚴幹笑了一聲:“這一切都是飯桌上能看出來的。到時候就是我們兩個唱雙簧了。”

  這些細微之處,諸如語氣、神態、動作以及和朋友的親密程度……沒法一一例舉,都是“多年經驗積累而成”的。

  老嚴赴過無數的飯局,收過數不清的條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